里士满8月27日电题:追忆杨力宇:“一国两制”构想见见证者拳心
记者陈孟统
灵堂布置简单朴素,美籍华人学者杨力宇晚年的彩色生活照片摆在中间。 电子画面不断切换是他在北京、台北、美国一生的影像。 他和邓小平见面的黑白照片也在其中。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籍华人学者杨力宇追思会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举行。 杨先生于8月17日在美国去世,享年86岁。 记者陈孟统摄
美国西东大学退休荣誉教授杨力宇于8月17日在美国去世。 我当时86岁。 27日,他的家人、两岸和美国学术界人士从各地赶来,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举行追思会,他怀念一生为两岸的和平与快速发展而不懈努力。
杨力宇出生于1933年,在战争时代的重庆和南京长大,在台湾和美国出生。 他从事两岸关系研究多年,著作等身。
在儿子杨宁眼里,父亲首先是美食家,喜欢吃牛肉面和麻婆豆腐。 尽管自己和父亲的饮食口味一致,但每次和他“讨论”都会“以两倍的速度”认输。
“他对形势的分析非常准确,不说太多,但像下棋一样,进十步想二十步处理问题的方法,”杨宁说。
图为儿子杨宁在当天的追思会上发言。 记者陈孟统摄
1983年6月,杨力宇应邀去北京讲课。 在那次访问中,邓小平会见了他。 向邓小平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首次提出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六项主张。
杨力宇侄女程晨说,杨老让家人想起了当时会面的情景。 对话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他们互相交换了意见,气氛非常热烈。
程晨说,杨力宇随后深入研究两岸关系,多次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撰写发表了大量论文。 “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两岸关系,为促进两岸和平与快速发展而辛勤奔走。 ”
图为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徐学渊向杨先生家属递交国台辩、国侨辩、驻美大使馆唁电宣读。 记者陈孟统摄
追思会上,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徐学渊向杨力宇家属转交国台辩、国侨辩和驻美大使馆唁电宣读。
国台办吊电称,作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见证人,力宇多次反对民族大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矢志不渝地追求国家统一,为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快速发展积极奔走,建设台海和平 老师的贡献和风骨,将永载两岸关系史册。
徐学渊说,杨先生一生致力于两岸关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快速发展、促进国家和平统一而矢志不渝。 老师对当前两岸形势深表担忧,曾多次“九二共识”百利而无一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计划,其爱国情怀令人钦佩。
程晨还回忆了改革开放后,杨力宇率领美国政治、经济、学术代表团几十次访问中国。 “叔叔的一生有两个重要轨迹:一是教育育人、人才培养、中华文化的传递。 二是穷其一生,为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和两岸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
杨力宇退休后仍在心系两岸,屈指可数。 女儿杨晓红经常和他一起参加学术研讨会。 她对记者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他都很爱。 他一直希望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完)
标题:“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构想见证者的拳拳之心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