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3字,读完约2分钟

20世纪80年代初期,简历上填写的毕业大学一栏中有一位写着“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女青年。 我问了一下在这所大学没听说过的单位的领导,他说:“你的学校在哪里? 这个学历,国家承认吗? ’那位年轻的女士自信地对他说。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各个省区,国家承认我们的学历! ”。

由于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许多在10年浩劫中学业错误的年轻人获得了重返大学的机会。 但是,通往大学这座神圣殿堂的道路曾经那么狭窄拥挤……每年7月,都有一些令人愉快的担忧,不到10%的升学率意味着,90%以上的学子挤在“圆木桥”上。

1979年,停办10多年的广播电视大学恢复了招生,许多眼睛失去了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再次找到了希望。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全国性的电视广播大学,是北京市利用广播、电视、音像、印刷教材等多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社会大学。 在邓拓等人的倡议下创立于1960年2月。 同年3月8日入学,首任校长为吴晗,第一期招收本科和预科学生6000多人,当时设有数学、物理、化学、中文4个系和英语专业。

继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后,上海、沈阳、长春、广州等城市相继成立了电视大学。 吉林、重庆等地成立了业余广播大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视大学就停办了。 1979年1月,电大复校至1988年共开设42个专业,其中30个专业与中央电视大学一起开课。

与广播电视大学、夜校、职业大学、函授大学、自修大学和普通高中一起,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立体框架。 这五位大使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大学校门,实现了大学的梦想。 / br// h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楼

标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