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8字,读完约4分钟

黑龙江绥化学院是省属本科院校,也是大学生到乡村中小学支教活动较早、成效显著的高校之一。

2008年,支教学生们向学校反映,农村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内向、自卑、孤立等趋势。 听同学反映,学院认为爱护这个特殊群体有可能成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可行之路。 因此,支教大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绥化市8个市县区的72所中小学发放问卷,与地方政府人员和学校教师座谈,分别采访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行为等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显示,绥化学院师生发现69.7%的孩子回家基本不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93.2%的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担心父母在外打工会发生事故,63.2%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信心。 社会对留守儿童照顾的首要问题是物质援助多、精神关怀少、短期措施多、长效机制少。 对此,绥化学院师生认为精神关怀、心灵信息表达对留守儿童更为重要,确立了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相互通信为首要形式的关怀活动。 支教学生们成为了信息表达志愿者和留守儿童的信使,一年多来,通讯了一万多封。 基于信的信息表达,学院鼓励同学们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信息表达,进一步拓宽信息表达渠道,随着活动的开展,志愿者和留守儿童有共同见面的意愿,学院组织志愿者与对接的留守儿童见面相识 然后邀请孩子来学校参观大学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优雅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动力。 为了让留守儿童受到各方面教育的诱惑,学院邀请心理教师在支教地举办家长培训班。

“精神上关爱 心灵上信息表达”

通过活动,留守儿童和大学生都健康成长了。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通过与大学生的交流,他们不仅找到了知音,找到了榜样,更重要的是重拾理想和希望。 留守儿童申海萍说:“姐姐,真羡慕你。 因为已经是大学生了……我会加油的。 因为姐姐在支持着我。” 对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感受农村来感受国情,了解感恩,特别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志愿者赵子瑜说:“看到什么样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感谢家庭,感谢学校,感谢父母迄今为止无限的关怀,感谢学院提供的优越的教育条件。 ”。

据悉,为了支持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绥化学院每年消费300万元以上。 但是院长严肃地说:“有助于大学生认知农村,认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教育不能用钱来衡量。 学院正在巩固现阶段的成果,无论对接的志愿者是否毕业,都确立了继续爱这些孩子,让他们顺利升入高中。 并且从今年开始,每年新生都要积极组织大学生报名,从中挑选优秀的大学生填充到热爱留守儿童志愿者的队伍中,每学期要以中小学为单位开展留守儿童家长和家长培训班。 学院将花数年时间与绥化市范围内的所有留守儿童和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对接,所有家长和家长将至少接受一次培训。 反复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加快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入实施可持续快速发展战术,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习惯绿色转换,同时“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生态保护补偿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实践的义不容辞。 寻找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关键,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法,开拓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重要抓手。 【详细】

加快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需要持续的力量

应进一步深刻认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加快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 【详细】

标题:“精神上关爱 心灵上信息表达”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