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8字,读完约4分钟
在台湾坐火车去岛上旅行很兴奋。 从本期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台铁的历史和独特的创意,领略台湾铁路文化带给我们的新鲜感受。
台湾铁路由于其地理优势和产业分布,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条是环岛铁路,另一条是与产品相关的产业铁路。 环岛铁路很好理解,绕台湾岛一圈,产业铁路包括全台农、林、牧、矿,如森林铁路、矿区铁路、港区铁路、糖业铁路等。 随着入岛人数的增加,环礁铁路越来越繁忙,成为台湾旅游业的一大景象和卖点。 产业铁路因生产能力低下和生产转型而萎缩,其基本功能也从以往的生产运输转变为以铁路遗产保护为首要形式的旅游、旅游。
无论是环岛铁路,还是作为铁路遗产保存下来的产业铁路,都镌刻着深厚的台湾铁路的历史,甚至整个台湾的历史和变化。 英国人史蒂文森在1825年发明了蒸汽机车,人类历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铁路时代。 台湾铁路的倡导者和创始人是清代初代巡抚刘铭传,清光绪13年( 1887年)在台北设立台湾铁路总局,同年基隆在台北铁路开始建设。 由于各种原因,到1893年为止,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只完成了基隆到新竹的106公里就停运了,并在基隆到新竹之间开始运营。 虽然没有实现建设目标,但台湾铁路纵贯线的开始,之后的铁路建设以此为端点向南延伸,于1908年通向南部高雄。
我乘火车环岛一周的出发点是台北,终点也是台北。 像这样转圈,能看到的都看到了,但也到了要去的地方。 从起点回到起点后,就从台北站开始吧。
台北车站已经相当现代化,被称为三铁共构造的第五代车站。 在这里,300公里的高铁有时在90分钟内直达高雄,有时被当地人称为地铁或轻轨列车,也有普通列车,是台湾铁路交通的枢纽。 所谓五代目站是指车站的废弃,还包括车站功能的提高和改造。 1989年9月2日,第五代台北站建成并被采用。 出乎意料的是,仅仅21天后,想要保存的第四代台北站就被火灾烧毁了。 第三代台北站建于1947年,采用近40年后,于1986年3月拆除。 前几代和两代都被日本人破坏了。
铁路和铁路建筑的存废,在台湾是一件大事,涉及舆论、舆论。 以台北车站为例,第三代和第四代的火车站被破坏,至今仍是舆论的焦点,经常被搬出去谩骂。 参与这件事的人几乎被批评得抬不起头来,不得不从民众的眼中消失。 台湾的相关史书上也看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和评价,叹气、伤脑筋、溢美之词。
这是台湾人对铁路的感情所在。 在台湾,像台北车站那样被拆毁,其实是一个例子,也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例子。 为了保护铁路文化遗产,台湾人民付出了很多心血。 20世纪90年代商业大潮袭击台湾时,也出现了破坏铁路建筑、建造商业大楼的现象。 民间人士贯穿多个圈子,通过铁路举办邂逅机车的活动,通过车站整体的联系,呼吁当局保存旧车站。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民间活动,台湾大量的铁路文化遗产得以保存,成为了当今台湾铁路文化中特有的风景线。
铁路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最平坦坚实的道路,是列车何去何从,何去何从,带来文明与现代化。 无论修造者最初的建设意愿是什么,都不能低估此后的社会意义。 为什么人们对铁路的感情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因为铁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引领了新的生活习惯。 那声音是一个遥远而深沉的长音,它的轰鸣其实是历史,是未来。
火车南下北上,我乘坐高铁、普通列车,经过纵贯线、南回线、北线路,享受了老年优待券。 眼前是铁路文化创意园和保存下来的铁路建筑,给人很多安慰和思考。 我老家的村子里原来有一个通铁路,每天只停两条旅客列车的小站,很遗憾,20世纪80年代被废除了。 6公里外的坊子站,虽然被保存和采用,但是很多建筑物正在倒塌。 每天都有人在流逝,但无法拯救这个百年老站消失的命运。 可以把坊子站留给后世吗?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话应该讲给谁听。
标题:“从台北到台北”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ly/1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