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57字,读完约7分钟

行驶构想蒋介石有四种行馆。

一行馆是蒋介石父子长期定居的官邸,如士林官邸、草山行馆、中兴酒店、慈湖酒店、七海官邸等。 因为两蒋都有在官邸会见访客,商议重要事宜的习性,这样的寓所不仅有相当深刻的政治象征意义,周围的警戒和守望也非常严格。

第二类是蒋介石巡行、为避暑而建造、改建的地方,有日月潭涵养碧楼、澄清湖澂清楼、角板山贵酒店、福寿山达观亭、澎湖第一酒店等。 风光明媚,散居各地几乎都是这样的行馆特色,很多这样的行馆也沿袭了日本时代当权者留下的皇族住所。

第三类是蒋介石巡行时,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临时休息场所,这也是两蒋行馆中最多的一类。 像八卦山行馆、嘉义农场行馆、栖兰行馆、或者中横沿线的多个地方,蒋介石只去过当地一两次,可能从未踏足过。

第四类是蒋介石平日重要的办公室周边的临时休息场所,这类地方有馆的性质,但由于涉及蒋介石的日程安排和戒护的必要性,这是秘密不为人知的,相比之下,他经常呆在这里。

第一景观高雄西子湾、草山行馆、涵洞大厦等

西子湾位于台湾高雄西隅沿岸湾澳门,北端位于柴山西南端山麓,南面隔海与旗津岛相望,平滩、浅砂和天然岩礁四布,椰林、浪花加上热带风情,西子夕照是清朝台湾八景之一。 由于地处海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军作为基地占领。 台湾光复后,蒋介石看到了这里的战术价值,继承了日军的官厅。 国民党迁台后,西子湾行馆成为蒋介石踏足台湾本岛的第一个行馆,始终担负着蒋介石南部地区主要行馆和临时司令部的任务。

每年6月16日陆军官校庆、蒋介石亲自南下主办,到高雄凤山检阅军队住在行馆。 八三炮战爆发,这里是蒋介石运输计划的基地。 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蒋介石也常驻这里,与金门国防司令部讨论战略指导的西子湾行馆也是蒋介石在南台湾的重要宴会厅,西子湾行馆是比较正式的贵宾会见场地,因此相比之下,各个装饰都比较讲究。 蒋介石年纪大了,受不了行馆的涛声打扰睡眠,移居澄湖行馆,西子湾酒店逐渐走下历史舞台。

蒋介石去世后,西子湾行馆于1977年改为蒋介石纪念馆,全面开放西子湾风景名胜区供民众观光。

草山行馆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湖底路149号,阳明山公园第一停车场的旁边。 士林官邸建成之前,这里是蒋介石的夏季驻地,接待过无数当权者政治。 但是,士林官邸因夏季湿热,蒋介石因西安事变背部受伤留下后遗症,无法采用空调,夏季凉爽的草山行馆因此成为蒋介石夏季避暑之地,被称为夏宫、夏季避暑游馆。

1969年9月16日,蒋介石夫妇乘坐凯迪拉克坐车从阳明山脚回到草山行馆。 没想到为了避开突然跳出来逆行的军用吉普车,后续蒋介石座车追尾,车头全毁。 83岁的蒋介石胸部扭伤,假牙脱落,鼻子流血。 这是蒋介石在台湾唯一经历的交通事故,也是他后来常说折寿20年的重大事故。

宋二人暂时没有大碍,蒋介石第三天也出席了阳明山的会议,没想到后遗症很严重。 不久,医生们发现蒋介石的心脏有杂音,推断心脏瓣膜受伤,出现双腿无力、疾病延续性、精神不良等症状。

除了交通事故外,1972年,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蒋介石因前列腺肿大在荣总住院接受手术,请了美国名医,结果也没有成功,出现血尿等情况,有好有坏。 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总是僵硬而注重养生之道的蒋介石,无法抵抗死神的号召,于1975年离开了人世。

青山、蜿蜒的湖岸和碧湖的水,编织成美丽的图画,被誉为全台第一胜景的日月潭如世外桃源,让蒋介石长期驻扎在湖畔的涵洞会馆。 涵洞可能兼具天、地、人、富、贵的完美结构。 相信风水的蒋介石对这里一见钟情。 这蒋介石和宋美龄来台后几乎每年都来这里度假,在山水之间闲逛,不看公文,不仅党政要人休养,也在考虑政务。

但是,宁静的涵洞竟然在风云之际成为两岸破冰的桥梁。 1965年7月20日,来往两岸的左派曹集仁秘密访问台湾,直接拜访了涵洞与蒋氏父子的会晤,带来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撰写的亲笔信和毛泽东在蒋介石笔下的“临江仙”的话语。 信中重申了祖国构想,毛泽东强调,如果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将根据蒋介石的意见解决,提出四个具体建议,即所谓的一纲四目。 曹聚仁后来还传达了时称六项协议的谈判条款草案。 只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内战后两岸的正式相互作用化为泡影。 直到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谈判成为事实,走上了历史的轨道。

选自《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选择可追溯性

记者:关于蒋介石的书已经非常多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身体来写呢?

师永刚:作为在现代百年史上改变了中国、变为中国的蒋介石,多年去世后,仍然是中国近代史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个体。

我要写蒋介石,我首先基于以前出版的蒋介石研究著作。 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大部分意识形态和推广都需要色彩。 在台湾出版的蒋传以歌曲为主,在传记中也曾成为神人型人物。 在内地出版的蒋传中,由于不同阶段的历史诉求,会发展成不同的政治形象。 这两种写历史的方法蒋的客观和真实性有差异。 这也是多蒋传没能经历时间的洗涤,有些书写出来的时候,过时了。 二是在看过两岸和国际出版的多部蒋介石研究著作后,通过他们研究历史的方法和对蒋的角度判定式的创作,发现了这些书是年轻一代所不能接受的。 我写历史,不恶心,不虚,并且要遵守黄仁宇先生宏大的历史观的写法,并且找出这些历史人物和今天的年轻人的关系。 80年后,更是开辟年轻一代对几十年前历史了解的通道,这是我在出版了这么多蒋介石研究著作后,仍然多次选择出版蒋介石传记的基本理由。 这本今年出版的《蒋介石后传》,以台湾34处行馆首次公开的蒋介石改变台湾和两岸的重大事件为线索,讲述了蒋介石在台湾最后26年的政治史秘史。

“另类主题游:沿着蒋介石的行馆走台湾”

记者:为什么要从蒋介石34处行馆的角度写呢? 这个写法在传记里有点冒险吗?

师永刚:写蒋介石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没有新鲜感。 这几年,内地游客最喜欢去台湾自由行的景点之一是蒋介石的士林官邸、中正纪念馆,还有故宫。 我参观完士林官邸后,对蒋介石的行馆产生了兴趣,在朋友的陪同下去了慈湖、中正纪念馆、阳明书屋等蒋介石的行馆。 这些行馆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引发了蒋介石和张学良相遇的地方,如蒋介石指挥金门炮战时的行馆等。 后来,我开始和台湾朋友有意识地收集蒋介石行馆的资料,竟然有30处。

这个数字震惊了我们,以行馆为线索,用新的旧照片和发生的故事,总结了蒋介石26年的台湾政治地理史纪。 这种写法在传记中确实是一种冒险,但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探索新的书写历史的方法,为赴台湾自由行的内地游客提供蒋介石政治地理旅游路线图,让网民在游历中了解蒋介石真实的历史和客观方面。

这34个地方的行馆首次在各个方面暴露出来,通过书的复制品,不仅可以领略这些地方的风景,还可以了解它们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 而且,由于本书得到了台湾相关行馆方面的默许,我们拍摄了很多普通游客难以进入的行馆。 例如,著名的士林官邸只开放了一部分,大楼内没有关闭。 我们首次获得许可,拍摄蒋宋的地址,公开了蒋用的台湾第一台电视和他的车、宋美龄的旗袍等。

标题:“另类主题游:沿着蒋介石的行馆走台湾”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ly/1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