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毕永光路梅
台北大安区的永康街、丽水街一带,不仅是台北观光的“网红”地之一,喜爱茶的人也不少。 在这里开设了创造性的茶馆、茶馆,成为台北茶文化的新地标。
2009年,曾至贤(左)和安化千两茶传承人李华堂在湖南安化继续茶缘。 回答者的提供图
一天春和景明下午,记者在丽水街一家名为“三古手感坊”的茶馆会见了台湾资深媒体人、茶文化专家曾至贤。 曾先生今年64岁,穿着粗布的茶服。
为旧茶扫除历史的尘土
曾至贤在两岸茶界享有盛名。 1993年,中国时报社记者曾至贤参加了云南思茅举办的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与普洱茶为代表的紧逼茶结缘。 “当时普洱茶饼、茶砖主要用于出口,但当地人不太重视,喝的是散装的晒黑的青毛茶。 ”。
曾至贤说,看到加压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什么样的古老茶砖、茶饼扫清岁月的尘埃,通过挖掘和整理加压茶文化,复兴茶产业。 此后的10年间,他走遍了普洱茶的六大茶山,用各种方法寻找历史资料中关于普洱茶的“丝马迹”,从香港茶行、茶楼的存量茶中寻找“淘宝”,将目光从普洱茶转向安化黑茶、六宝茶等整个紧逼茶行业。
年,武夷山举行问茶会期间,曾至贤(左一岁)率领茶人访问了赤石古茶市。 回答者的提供图
1997年,曾至贤幸运地获得了安化千两茶(黑茶的一种)。 资料显示,1958年以后,千两茶不再生产,这种古老的茶很可能诞生于1958年代。 经过多年的探索,曾至贤发现了千两茶包装上的“华堂”二字指的是制茶师李华堂。 2009年,他和李华堂的老人在湖南安化见面,为老人泡了50年前自己做的一千两的茶。 老人说“好吃”,然后望着手上的茶汤久久无言。 现在李华堂的老人已经去世了。 回想当时的情景,曾至贤依然感慨万分。
在三古风合坊,看到被茶坊的主人张先生认为是镇店之宝的1953年制千两茶,外包装剥落。 张先生说,由于揭开了千两茶的面纱,那年的旧茶价格暴涨,一瓶可以卖一千万元的新台币。
茶品如人品
曾贤祖从福建漳州搬到台中,到他已经第22代了。 彰化老家旁边是老字号茜美茶庄,“自古以来茶庄就相当于社区中心,大家都喜欢聚集在茶庄,我小时候就是闻着茶香长大的。”
后来,他当了记者,跑社会信息,看到整天杀人,很郁闷。 小时候茶香的记忆出现了,他开始从茶里寻找慰藉。 “水很热,茶具很易碎,都要小心,要有耐心。 一泡茶,心就会被磨平。 ”
看到有点旧的茶馆因新业态的冲击而不景气,曾至贤非常难过。 他和夫人去台湾的老茶庄旅行,花了10年写了《打开茶盒的故事——台湾的老茶店仔》。 书中不仅有老茶人的感受,还有老茶盒的浓厚,还有老茶庄的叹息。 这本书很多人关注台湾的旧茶,有些停滞的旧茶因祸得福,进入人们的视野,曾是智者最高兴的。
茶也被曾经的智者的人生淋湿了。 “我现在喜欢醇厚的后味的茶,不太重视第一感的香气。”他说,茶品如人品,茶文化的精髓在于尊重“人、地、自然”。
武夷问茶
曾至贤每年在两岸往来七八次,有时在大陆停留一两个月。 他近年来经常去武夷山,最引人注目的是岩茶。 “据历史学家考证,台湾人工栽培的茶叶是清嘉庆年间从武夷山引进的第一个品种。 ”。
2009年,曾至贤在武夷山组织了第一届问茶会,到去年为止连续举办了10届。 这项公益性活动聚焦岩茶,每年吸引两岸及日韩、东南亚100余名茶人来茶汤,繁荣当地观光茶业和各类茶会。
曾至贤说,台湾茶人精心制作,茶叶加工工艺稳定、规范。 大陆茶文化更深厚,品种丰富,市场更广阔。 他出于善意警告说,以前传下来的加工技术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必须继承和发扬,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轻易放弃。 否则,“一时赢,一世输”就不可避免。
在台北,曾经的智者大部分住在郊外南港的茶山,以他的第三本茶著,武夷岩茶《岩韵》为焦点而结束。 今年2月,曾至贤时隔20年到访云南茶山。 儿子在杭州开茶房,也是他的担心。 “茶人有爱茶的初心是最重要的。 ”。 他说(完)
标题:“台湾写真:曾至贤的两岸茶缘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