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8字,读完约2分钟
濮阳信息港台北8月3日电(记者何自力潘丽君)见证了100多年台北历史的北门随着3日北门广场的开设仪式,再现了风华。
北门是台铁、台湾高铁、机场捷运和台北捷运等路口,也是台北各线的巴士运输站。
完工于清光绪10年( 1884年)的台北府城北门又名“承恩门”,不仅是台北市少数清代建筑之一,闽南式碉堡门也是当今世界罕见的。
清末,随着北台湾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兴起,清政府在大稻埔和艋舺之间建立了台北城,1884年建立了正门承恩门,即北门。 通常,商旅在大稻蒂登陆,从北门进城。 从石板路被城市诱惑后,抚台街、城隍庙、布政司雅门……典型的近代中国南方城市历历在目。
台湾文史工作者张哲生说,北门的命运波澜壮阔,台北府城清代建造城堡,日本时代逃过一劫。 之后,台湾当局计划建造忠孝桥,拆除“大路障”的北门。 东门、南门、小南门都保存了原有的基础,上部改为宫殿式的建筑,但是北门为了拆除没有排在翻修的队伍里,所以在文化人的努力下,北门最终逃脱了解体的命运,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农历春节,北门终于摆脱了高架桥的包围,摆脱了压迫的束缚,出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台北市政府“西区门户计划”最后一块拼图的北门广场,拆除包围北门的高架桥花了约18个月的时间。
这片占地6865平方米的景观绿地,周边串联着台北邮局、铁路博物馆、抚台街洋楼等古迹。 广场设有11个历史解说碑,介绍初代台湾巡抚刘铭传、台北知府陈星集,供参观者浏览台北城的历史轨迹。
古迹和工匠还模仿了放置在广场西北侧的小而实尺寸城墙的地基。 建筑师徐裕健说,团队模仿过去的砂岩,利用地基堆砌的方法,再现城墙构筑的百年匠艺,民众可以感受到埋在地下130多年的城墙的身影。
台北市公园表示,为了展现北门广场“历史地景”的人文意义,树种和石材的选择也很巧妙,选用当时花茶制作原料素馨花,展现大稻埗制茶产业的特色。 北门的城墙石分别来自北投唰哩岸岩、内湖金面山安山岩、八里观音山石。
标题:“台北老城北门风华重现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