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0字,读完约3分钟

台湾信息网苏州5月18日电题:在台湾夫妇苏州山林搭“两岸山居”度过“一千零一夜”

台湾情报网记者朱晓颖

在苏州城西南8公里的旺山脚下,台湾夫妇3年前在这里开着民宿“两岸山居”,慕名而来。 不知不觉地,三年过去了。 在“一千零一夜”,夫妇在山林里遇到两岸的朋友,收获了有趣的事情。

院子里,两岸的“融合”因素随处可见。 山外,苏州园林连廊,小桥池怪石。 绿色植被掉落,客人移动改变景色。 朱晓颖摄

山居男的丈夫叫徐茂展。 今年59岁,是地道台湾的大叔。 “民宿人自己,必须是有故事的人。”面对最近同样慕名而来的两岸记者采访团,他站在半亩的花圃里摆弄着花草,慢慢开口。

这里依山傍水,鸟在深山里鸣叫,清泉缓缓流动。 三年前,夫妇来到旺山脚下,建造了几座白墙黛瓦的小楼,挖池塘种树,养狗养鱼,开始了民宿,取名为“两岸山居”。

这里依山傍水,鸟在深山里鸣叫,清泉缓缓流动。 三年前,台湾夫妇来到这里,建了几座白墙黛瓦的小楼,挖池塘种树,养狗养鱼,开始了民宿。 朱晓颖摄

公园开放,没有明显的大门和围栏,两岸“融合”的因素随处可见。 山外,苏州园林连廊,小桥池怪石。 绿色植被掉落,客人移动改变景色。 一进入民宿的房间,台湾田园风扑面而来,色彩高雅朴素,家具寥寥。 落在窗外,初夏山的颜色看起来很蓝。 其中的餐厅具有独特的三角形结构,是徐茂展参观苏州博物馆获得灵感,改造设计而成的。

院子里,两岸的“融合”因素随处可见。 山外,苏州园林连廊,小桥池怪石。 绿色植被掉落,客人移动改变景色。 朱晓颖摄

在山里开民宿与徐茂展的“前半生”有很大的反差。

他去过大陆三分之二的城市,在“北上深”一线城市呆过很久。

一进入民宿的房间,台湾田园风扑面而来,色彩高雅朴素,家具寥寥。 落在窗外,初夏山的颜色看起来很蓝。 朱晓颖摄

1989年,学习汽车电子出身的徐茂展,乘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东风来到深圳,开始职业经理人。

1999年,想自立门户的徐茂展来到北京,成为“北漂”。

2002年,徐茂展转战上海,发扬妻子的主业火锅店。 高峰期,火锅分店超过了40家。

山居的大水缸里养着锦鲤。 朱晓颖摄

去年,他退休回了台湾。 短暂的“休养”后,他被在苏州工作的哥哥叫到苏州,谁知道这个,看了,就喜欢上了。

年,夫妇扎根苏州,选择旺山脚下,以接近自然生态的方式开始民宿和饮食。

餐厅外面很自然。 朱晓颖摄

这里占地20亩,但只有8家民宿。 餐厅的装修很简单,每个房间都能看到山。 食谱以清淡口味的广东菜、台湾菜为主,菜肴中不加味精。 饮食讲究“不定时穿衣”(不是季节菜就不吃)。 初夏季节,客人餐桌季节的蚕豆、藤椒香料等,直接从院子里采摘。

夫妇在日出时工作,日落时休息。 徐茂展容因为院子里每棵树都不能有枯枝,所以每天早上5点起床打扫卫生、割草,然后接待两岸来宾。

其中的餐厅具有独特的三角形结构,是徐茂展参观苏州博物馆获得灵感,改造设计而成的。 朱晓颖摄

他们很少出门。 “市区堵车,我很不喜欢,”徐茂展说。

一眨眼就过去了。 徐茂展结识了许多两岸朋友,收获了许多两岸故事。 很多客人成了“回头客”,又来了。

客人去洗手间的时候也能看到山。 朱晓颖摄

他对红枫林、茶林的徐茂展说:“我要把萤火虫和蝴蝶引入田野,站在田野上很忙。 他说:“我希望‘两岸山居’成为两岸宾客的桃源站。” (完)

标题:“台湾夫妻苏州山林搭起“两岸山居”度过“一千零一夜”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