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8字,读完约21分钟

庄电一辽宁省新民市人,高级记者。 从小就喜欢写作,在成为记者之前在很多报纸上发表过各种各样的作品。 光明日报社在招聘记者的考试中取得第一名后,转入宁夏记者站。 23年来,采访足迹遍及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4次大型主题推广活动和3次重大典型报道。 每部作品发表3000篇以上、300万字以上,已经出了4本书。 有影响力的作品是“西北这么穷,为什么要夸张? ”、“应该控制这个“同业会”、“片会”! 》、《中枢》在转型——《国务院精简机构和转换功能纪要》、《没有苗圃的园丁》、《曹氏兄弟的大学梦圆吗? 》、《塞上红烛》无悔的人生》、《土豆博士》的土豆“情结”等。 作品百余项,个人获奖30多项。 被选为全国百佳信息运营商、“新闻之星”、宁夏先进运营商(劳模)、宁夏第一位知名记者、“宁夏十佳记者”(连续三届)、宁夏优秀信息运营商(连续四届)、2000年获得“地球奖”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当选为宁夏政协委员。 光明日报社、宁夏协调、宁夏信息学会等机构先后举办了三次庄电一信息作品研讨会。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举笔感慨万千。 在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23年的经验,浮现出一幕。 曾经的兴奋、喜悦、烦恼、愤怒、不安、不自然、忧愁,都那样铭刻在心,但现在已经成了往事,我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定风波》中的两句话:“回头看,自古回到萧瑟那里,风雨无阻。” 基本上可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前几天,偶然看到1989年出版的邓小平写书名的《光明日报40年》,看到那本书上1988年以前在光明日报各地记者站工作的人的名单,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了原单位:要么辞职,要么高,要么转行 还留在记者车站的只有七八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驻扎在西部地区,一直“没有移动”的只有我。

20年世事沧桑,20年人生变迁! 感慨万千。

毫无疑问,成为光明日报记者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择。 这次的选择,居然成了我一生的选择! 所以,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当时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

1984年,在银川的师范学校当了几年教师。 教育部长的工作让我很喜欢。 学生背后的评价,让我骄傲地陶醉了。 业余时间写的成果,让我很开心。 我几乎“不在意”。 如果没有光明日报社的招聘广告和同事们的坚持,我可能一辈子都会成为“教书师”。 但是,我心中有理想。 我想成为职业作家,但是我没有那么高的愿望。 只是,我想成为广种薄收的“雄辩的作者”。 所以,我从不向人透露我的“远大理想”。

光一个记者,竟然就有100人报名参加考试! 我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招聘考试。 光明日报记者》,这个“头衔”最终会落到谁头上? 社会各界关注。 我,哪里有“放松”的实力? 当我拿着准考证走进考场,看到精明帅气、相貌猥琐的参考者时,不由得愣住了:随便答题都行。 这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瞬间忘记的人生经历,所以我哪里有什么希望? 但是,即使参加了考试,我也没有因此而失去任何东西。 当然,我是偷偷申请,悄悄地考试的,但还是不能让你知道学校有“异心”。 事先请示一下,学校就不让我参加考试。 现在好了,合格了也没人知道。 虽然我向往以写作为职业的生活,但我的教育生涯也让我想念。 站在讲台上上课对我来说不是艰苦的工作,反而是难得的乐趣,我从来没有厌倦过。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半天的笔试,影响了我的后半段。 它的作用超过了我1977年参加的10年动乱后的第一次高考。 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次,我取得了总分第一的成绩。 三门课,我的总分超过240分,比第二名高几十分。 主办方选了前三位供报社选择,报社从中透露了我。 我最先预想不到的是,这个决定了,但是那个头遇上了麻烦。 爱才心切”的老校长,决不同意放人。 老站长王广华委托人来工作,无功而返。 如果光明日报社致函宁夏党委推进部,多位领导签字,多位负责人亲自出面协调我的调动,也不能处理问题。 最后,人事部下令调动,结束了这次被称为“马拉松”的调动。 从1984年底考试开始,一直走到1985年7月学校门口。 不料,办完手续,老校长又提出“无理要求”:让我抽空带一学期的课,但老站长王广华坚决不同意:我面临的工作有点不轻松,所以我百分之百 另外,报社也不同意。

““也无风雨也无晴””

果然,我马上就知道了:光明日报记者,确实没那么好,不是谁都好。 在宁夏当记者,不利因素很多,更不是轻松的事。

我不是宁夏人,但是对宁夏很有感情,宁夏也真的是个好地方。 所以,我不想说宁夏的坏话,也不想听宁夏的坏话。 当然,在宁夏当记者,有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困难,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我1985年8月正式到记者站上班,但第二年在北京开会之前没有见到报社门口。 刚到记者站,老站长王广华出差去新疆。 这个也不太清楚,那个也不碰门! 我远离房间,一个身体站在记者的车站,无头苍蝇东跑西撞,好像很忙。 我热情高,有干劲,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什么样的稿子都想写。 结果,发回报社的稿件大多是泥牛入海。 年末盘点了一次,五个月一共发了十二篇新闻,其中两篇还是和王广华一起写的。 这即使是屈指可数的几篇稿子,也不表示好坏。 这样的“战绩”,让我失望,失去了信心。 我是记者“材料”吗? 信息事业是我的主要选择吗? 报社没有批评过我,但我自己问自己:我不应该避开聪明人吗? 我还有资格占据这个重要的岗位吗? 但是,临战脱逃,放下武器投降,不是我的品格。 工作老,习惯轻型汽车,我可能没有这种精神压力。 但是,那不是公开表示自己是没有战斗力的弱者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 要不要把乌龟缩起来? 我不相信:别人能做的事,我做不到吗? 抱怨现实,羡慕不处理任何问题的别人,只是增加无限的烦恼。 不顾一切地做,无非是无效的劳动! 在冷静分析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工作构想:你打你,我打我,我最擅长自己! 我不能跟风,不能模仿,不能比较,我不能其他地区,其他记者抓,不能抓,不能抓,不能抓,什么也不能做!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法渐渐扩大! 1986年,我翻身,今后每年都有一些进步。 对我工作的肯定,也由此逐渐“升级”:首先是记者部副主任张慕勋在1986年底给我写信说:“部里对你的工作很满意。 抓住当地的优势,抓住问题报道的道路似乎是正确的。 ”。 第二年年初,《光明日报通讯》葛增福请我约稿,介绍工作经验。 我应邀写的那个经历是“你打,我打”,曾经受到广泛关注,我也因此走上了大学讲台。 1992年4月,报社为像我这样资历浅、能力差、落后地区常驻的小记者举办了个人作品研讨会。 我说:“坚定的道路,走出了成功的道路。” 几年后,我被选为全国百佳信息业者和“报纸之星”。 此后,宁夏有关部门又为我举办了两次个人作品研讨会。 1999年修订的大学信息专业教材《信息采访学》中,对我的工作又有五六百字的评论。 2007年,经层层推荐,我成为宁夏35名“十七大党代表”候选人之一。 最终在差额选举中“差距”下降,但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所有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意外的收获。

““也无风雨也无晴””

23年! 因为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东西不少,所以也可以订购一些有点“颜色”的原稿。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自从戴上“光明日报记者”的“头衔”之后,我好像就没轻松过过了。 的生活,通过寻找线索、筛选素材、采访、构思、精心写作、反复写稿来填补。 “衣带展开后不后悔,因为伊消而憔悴”! 为了做标题,做导语,推敲提法,我总是让自己平静下来。 即使闲逛和闲聊,也观察发现了信息的线索。 休闲,即使是旅行,我也想好好写下问题。 为了这份神圣的工作,我烟酒不善,不打麻将,不进歌舞厅,放弃了很多个人爱好。 也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如此投入? 我说:因为我迷上了这份工作,尝到了其中的喜悦。有些人很困惑,是否需要这样的投资。 我说:不这样投入,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经常听人说,记者很痛苦,记者受不了。 记者累了,记者累了,谁也不想儿子承担父亲的工作。 诚如人言:不擅长采访,不擅长文章,“那么什么时候会变得轻松呢? ”。 我的话:我很享受! 苦乐始终无解,相伴而生,相互转化。 吃苦的话,可以品尝甜食。 辛苦写的稿子引起社会反响的时候,深思熟虑的问题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的时候,一篇稿子被广泛转载,引起热烈讨论的时候,网民从我的稿子里得到新的知识和有价值的消息的时候,困境中的弱者通过我的报道改变了命运的时候。 尝了苦,尝了甜,人生富裕了,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原因之一。

在我有了一些“资本”之后,很多人对我还留在记者岗位上,还留在宁夏感到困惑。 是的,无论是离开宁夏还是离开记者岗位,我都有好几次机会。 虽然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向我挥手了好几次,但我还是“无可救药”地“自律”。 有些人依然留在看起来非常清贫的地区,没有“快速发展的前途”的职场。

不是作为作家,不求高位,不发财,没有骄人的业绩……人生不少遗憾,但我没有为23年前的选择做过遗憾,没有失去过很多机会后悔。 人生必有失败,所以看自己珍惜的是什么“得”,轻视的是什么“失”。

我不说:我把一生中最美的一年献给了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上没有我,一样发出“光”,一样发出光。 我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只能说是和光明日报一起度过的。 在光明日报近60年的报纸历史中,20多年的报纸上印着我的名字。 报社的迅速发展史中也与我有关。 这足以让我“光明”,自豪。

对事业,我依然很热情。 对于名利,我已经淡泊不求。

在被誉为“全国贫困之冠”的宁夏南部山区,过去只有农民充饥的土豆,如今变成了“金豆”,募集财源。 这里面有不太为人知的故事吗?

《土豆博士》中的土豆“情结”

——我记得三位心系宁夏山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

8月23日,在爱达荷州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土豆大会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获得了世界土豆产业杰出贡献奖。 该奖自成立以来,有16人获奖,屈冬玉是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第一个中国人。

消息传到宁夏,很多宁夏人说,得了这个大奖,他是对的!

中央领导牵红线

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极差,至今仍有部分群众未摆脱贫困。 那里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曾经牵动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消灭贫困的突破口在哪里? 宁夏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马铃薯在当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一直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产业,没有形成经济特征。 多个农民只是把它当作度过灾害之年的粮食。 几年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大力实施马铃薯开发战术,迅速壮大马铃薯产业。 要迅速发展土豆事业,有几个制约因素。 宁夏的土豆产业,迫切需要智力支持。

2003年国庆节,曾任庆红副主席等领导人看望了不回国的优秀留学生代表:钱学森、金怡濂、屈冬玉。 介绍了曾赴屈冬玉家宁夏考察的曾庆红副主席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生产和科技支持的情况,并向屈冬玉所在的中国农科院寻求支持。

带着中央领导的重托,屈冬玉即将率领金黎平、谢开云等专家到宁夏考察,代表中国农科院与宁夏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和产业化开发,即将进入高速公路。

第二年“两会”期间,曾任庆红副主席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又忧虑地问及此事。 陈建国很高兴,他们不仅来了,还单方面刺穿,说干得好!

屈冬玉等人的智力支持活动不仅得到农业部的支持,而且受到宁夏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政府主席马启智和分管农业的副主席赵廷杰等领导非常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听说他们来了,自治区的领导总是抽出时间和他们见面。 屈冬玉至今还记得。 有一次,他赶到机场离开宁夏。 陈建国一听到消息就马上去酒店看他,利用那有限的时间听听他的意见。 有一次,陈建国在北京开会。 听说屈冬玉他们在银川的时候,利用登机前的短时间去见面了。

在领导的重视、群众的支持下,屈冬玉等人的事业顺利开展。

我不知道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长时间协助“土豆博士”工作的宁夏农业技术宣传所土豆专家感温研究员说:“他们的脸比土豆还黑。 和农民一起行动时,很难分辨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

固原农科所所长郭志干和他们接触很多,对他们的赞扬也很多。 “他们生活简朴,作风深厚,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

一起行动的农民对他们说:“他们不是从北京来的人,也不是博士! ”令人钦佩。

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记者见到三位博士时,深感他们的脸确实比普通人黑得多。 其中,金黎平提出了特别“水平”:晒图和雨印尤为明显,一眼就看出这是在雨中行走的“成果”。 她笑着对记者说:“你现在看到我的脸是黑色的吗? 其实,我这几天还有很多有趣的呢。 因为最近没有出来。 ”。

感温记者说,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在固原山区总是带着干燥的谷物下田,中午在田边简单地吃,铺上蛇皮袋休息一会儿,然后晒干,干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 回家,他们没空休息,没时间看电视,晚上整理资料。

这样,他们逐个采集、分装、逐一登记、判断、整理、分类,培育了1万多个基因型,采集了3000多个技术资料,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作为学科带头人,屈冬玉处处发挥领导作用。 这位15岁进入大学,22岁获得硕士学位,33岁在荷兰瓦哈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专家,当时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和高薪聘用,毅然回到祖国继续研究土豆课题。 这位喝了洋墨水的专家,一下田里就把自己当成农民:住着农民的土屋,开着路边的餐馆,坐着一辆路过的拖拉机。 金黎平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在基地收到土豆,但当时天色晚,农民都回去了。 看到土豆袋留在地里,屈冬玉扛着几十斤重的土豆走了,一下子背了几百米。

现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土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屈冬玉,仍保持着原有的本色。 “我靠技术吃饭,从来不把自己当官员。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和农民,和农村有血肉联系。 因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

以四海为家

土豆生产季节性强,科研更不能错过时间。 因为他们的试验田分布在全国各地,风雨兼程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金黎平和谢开云向记者讲述了2004年的出差经历:那时,他们从北京出发到甘肃,在田里工作了半天后前往宁夏固原。 4、5个小时后赶到固原,匆匆吃饭下了田。 工作到半夜才完成工作。 第二天上午6点,他们又驱车前往陕西榆林,直到晚上7点才赶到。 接着,他们去了山西省五寨、大同、内蒙古集宁、呼和浩特、河北省张北,然后回了北京。 屈指算来,7天跑了6个省市自治区。

“不找领导,不愿意打扰别人,不愿意参加宴会、接待、娱乐活动”这是宁夏农牧厅副厅长郭秉晨等人对他们的一致评价。 他们每次到银川,只要时间够,开车直奔固原几个小时,尽量不在银川停留。 有一次,农牧厅本来安排取银川回北京。 但是,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决定不去银川,硬让我取消了预约的房间和晚饭。

为了安排日程,双方的“争执”不少。 每次“争斗”,都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每次“争斗”,宁夏人都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有一次,在固原市农科所担任副所长的谢开云坐火车去了银川。 一坐上迎接的车,他就径直走向固原。 在车里,他迫不及待地安排了工作。 在车里,他摊开了随身携带的所有资料。 他必须完全利用这几个小时的日程,一部分时间不会浪费。 车还没到固原,他就已经换上了下地活动的鞋。 车没有进入固原城,而是直接进入了试验田。

“农业科学研究一定要向基层走。 不下田,怎么研究土豆? ”。 屈冬玉经常这样说。 他告诉记者,他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面跑,每年跑20多个省。 金黎平、谢开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基层。

过了房子不能进入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好几次。 有时,从国外回到北京,他们没空换衣服,也不能回家,穿着脏衣服去上班。 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没有离开机场,而是转机去了外地。

固原试验基地附近有多个迷人的景点。 虽然观光地就在附近,但他们也没空看。

从2005年5月到2006年4月,屈冬玉在三峡工作,他因为担心宁夏的土豆事业,多次利用假日去看。 金黎平告诉记者,当时屈院长打电话说星期五回北京。 结果,他回北京的晚上去了宁夏。 他星期天回到北京,回家只看了一眼,下午就赶到三峡了。

他们以世界为家,竟然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客厅。 有时,房子看起来有点陌生。

金黎平的婆婆是怎么变成“候鸟”的?

屈冬玉常年在外地忙碌,在家也顾不上孩子的学习。 每次回家,他都要自己上街买菜,自己做饭,以此作为对家庭的补偿。

金黎平的恋人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工作。 夫妻一个人经常在国外忙碌,一个人常年在国内奔波,在家经常唱空城计,一周不生炉子是常有的事。

金黎平十六岁的女儿很懂事。 从小就养成了自立、自学的好习惯。 有时候父母不在家,她会去同学家住(爸爸同事家)。 初中的时候,她自己选择了寄宿。

工作最忙的时候,金黎平要向在浙江老家的婆婆求助。 婆婆因为帕金森病在老家也有很多工作,但她每次接到金黎平的应援电话都很着急来。 金黎平忙了之后,她又回老家了。

每年春天、秋天两个季节,是金黎平他们最忙的时候,也是她婆婆离家去北京为她看家的时候。 这样,她的岳母就像候鸟一样,每年两次准时来北京,住两三个月然后回南方。

有一次,金黎平对女儿说:“你不想我们吗? ”。 女儿说:“你觉得有什么用? 你们还没有一样离开吗? ”。 这句话,刺痛了金黎平,也牢牢地记在了她的心里。 为了弥补亲情,金黎平在家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多和女人在一起,和她谈谈。 在外面出差,只要有时间,她也总是努力尽量回家。

这位学术成果丰硕的女博士,对“家”有着特殊的理解: 1993年,她到美国做了6个月的访问学者。 当时,教师真诚地希望离开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但是,她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家,那里的一切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多次回国发挥了效力。

金黎平感谢婆婆。 她说,只有婆婆像候鸟一样来,我才能腾出时间进行科学研究。

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土豆博士”在宁夏做的一切,都把报酬置之度外。 他们向各地提供技术服务往往不收钱,或者只是象征性地收钱。

记者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黎平办公室采访时,碰到甘肃省张掖市金薯企业总经理傅登明,前来求援。 傅登明对记者说:“我没想到花了多少钱,没怎么花力气就把这件事说完了! ”我很兴奋。

“土豆博士”用自己无私的奉献赢得了人民的尊重。 20年来,屈冬玉等主持或参加了20多个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取得10多个科研成果,培育宣传的中薯系列新品种12个,累计宣传已1000多万亩,亩产达15%以上。

说到他们对宁夏的援助,许多宁夏人如数家珍:他们在当地协助制定了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土豆产业快速发展规划和宁夏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控制规程。 他们请专家分析宁夏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法。 他们在当地帮助提高了土豆产业链各环节的科技含量,实现种薯质量标准化、生产区域化、销售一体化。 他们引进了100多个土豆品种,选出了多个适合当地种植、增产增产的优良品种。 他们指导宁夏建设了西吉、原州、泾源、永宁四个土豆脱毒繁殖中心。 他们在宁夏举办了五次培训班,培养了数百名技术人员,并免费邀请宁夏的科技人员到北京进修……

固原农科所所长郭志干告诉记者,他们不加保存地向当地科技人员传授知识,把基础科技人员完全看成自己人,精心培养,严格要求。 屈冬玉说,你们才是永远不去的科研团队!

宁夏西吉县早就想申报“中国土豆之乡”,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固原市农科所工作的谢开云两头来往沟通,不仅帮助整理申报材料,还陪同北京专家进行了考察、座谈,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西吉县也一跃成为全国土豆第一的县。 随着谢开云的加入,固原市农科所的研究课题急速增加,课题经费大幅增加。

现在,宁夏的土豆从2004年的107万亩迅速发展到300万亩,每斤的价格也从几毛钱上升到几毛钱,过去充饥的土豆成了市场上畅销的“金豆”,土豆卖出了袋子、箱子、苹果的价格 土豆将成为宁夏固原地区脱贫致富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甚至肯德基、麦当劳也将在宁夏建立专用土豆基地。 固原地区的土豆出口从几年前的不到3万吨增加到30万吨。 土豆的80%是商品,只有10%是自己生产的。 红薯的出口、淀粉的加工、种薯的开发,支撑了农民的钱袋子。 在“土豆之乡”西吉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收入来源于土豆。

高兴的农民从事土豆的栽培、加工、销售,清点纸币,盖新房子时,感谢党和政府的正确决定,怀念“土豆博士”的辛苦。

“土豆博士”的贡献,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的充分肯定。 他称赞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全力以赴促进宁夏土豆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屈冬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计划由宁夏领导人进行,事业由当地干部群众进行。 我们只是起到了一些催化剂的作用! ”

好的“催化作用”!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叹说,我国农业多么需要这样的“催化剂”,西部地区多么需要这样的智力支持。

(原载光明日报2006年11月7日头版头条)

标题:““也无风雨也无晴””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