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3字,读完约2分钟

──长城站

上海中学生吴弘和北京小学六年级的杨海兰代表亿万少年儿童前往南极参加纪念标揭幕仪式。

1981年4月,唐海光同志就任中国驻 智利共和国大使不久,智利外交部政治司司长就接受中国派遣科学家考察南极,加入(《南极条约》),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当时在南极建立了14个以上的科学站,智利在南极有3个站。

南极独居的地理环境被科学家誉为“解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天然科学实验的圣地”。 在孤立的一侧,大气没有被污染,因此为观测天体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南极有千万陨石,是探索外层空之间奥秘的罕见基地。 南极是地球大气环流的策源地之一,在对地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的地球其他地区,600万年前灭绝的生物,可能在南极可以看到。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开地球生命起源之谜。 它还可以为解开世界海陆演化之谜提供科学依据。

1984年6月25日,中国首次组织南极考察队赴南极与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立科学考察活动。 邓小平对南极的考察题为“对人类南极和平利用的贡献”。

中国第一支南极观测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出发,12月26日到达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岛。 30日15时,“长城”1号和“长城”2号两艘登陆艇载着54名调查员,登上了菲尔德半岛南部,这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31日10点,在南极乔治岛,从祖国带回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基石在南极土地上奠定。 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祖国人民迎来年关的时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开始了。

调查组于1985年2月15日向世界宣布,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 2月20日,中国长城站在乔治岛隆重举行落成典礼。 1985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16个南极事务协商国会议上,中国因为在南极建立了多年的考察站,进行了多学科的有效考察,正式获得了协约国的地位。

标题:“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