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9字,读完约2分钟
如果我们是飞鸟的话,横穿台湾空,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 柏林导演的《看台湾》上周获得第50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后,台湾《联合报》在推荐这部台湾电影史上最贵的纪录片时这样提问。
齐柏林跳进云中,以鸟的视角给出了答案,为观众的完善展现了台湾的美丽和悲伤。
群山的山峰、美丽的海景、盘状水田的齐柏林为镜头增添了台湾壮美的景象,一方面美丽,另一方面却是地层塌陷、山坡崩塌、河流污染等被过度开发、乱垦、自然灾害破坏的大地伤痕。
电影正式上映后,在台湾街头成为话题。 媒体描述了这部电影在舞台上引发了一场环保安静的革命,我已经看过了,但呼吁不要再回避。
齐柏林最初拍摄价值9000万台币的纪录片的目的是想唤起人们对脚下安全土地的关注。 为此,他几乎倾注了毕生的力量。
生于1964年的齐柏林原本是一名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30岁时偶然空被拍摄,沉迷于需要风险和巨额投资的事业。 20年来,他在公务之余借直升机从空俯瞰台湾,累计了40多万张地景照片。
通过不同高度的视野,我与我们的土地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 但是,飞行拍摄成了齐柏林最甜蜜的负担。
再次俯瞰高空台湾,齐柏林发现拍摄美丽的照片越来越困难,看到高山的农业、水泥化的海岸、人工化的岛屿,他惊讶于过度的建设开发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2009年,在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拍摄的纪录片《家》的启发下,齐柏林放弃了5年后到手的丰厚公务员养老金,将300万元新台币的积蓄全部投入,以自己的房子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并在台湾/ [/] 之后,在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的资助下,最终完成了“看台湾”的创作。
纪录片开拍之初,齐柏林的儿子问父亲。 父亲,我将来不能大学毕业吗?
作为父亲,齐柏林无言以对,但后来他对儿子这样说:因为如果你将来读大学比其他同学困难,你为了你居住的土地,记录了谁也不想记录的事件。
标题:“看见台湾:记录台湾的美丽与哀愁”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ly/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