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4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5月12日电(记者刘舒凌)台湾行政机构“民政部”近日发布的短片引起讨论,影片提醒全村长——在赴大陆交流时签署协议,将被处以“50万(新台币)罚款(单)”。
重新执政不到三年,民进党当局阻止两岸往来的举动越来越不明朗。
同一个部门,今年3月向2名在大陆厦门海沧区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的台湾人开出了新台币10万元的罚单。 他警告说,正在调查其他案例,负有同样事业的台湾人应该主动卸任。
对民进党当局大力动干戈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大陆属于基层自治组织。 目前有60多名台湾青年与厦门当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负责服务市民、村民的社区主任助理工作。 接到处罚通知的当事人之一、海沧未来海岸社区主任助理符坤龙表示,将通过行政诉讼维护权益。 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西进大陆”迅速发展的台湾青年。
民进党自2008年重新执政以来,一直主张不反对两岸民间交流,但如今出面、威胁直接服务基层的乡长,以及寻找职业道路的年轻人,为何而来?
留意台湾局势的注意者经常观察到,民进党内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最先胶着,“持续提高两岸对抗”俨然成为角逐者呼唤支持者的“救心丹”。 为了在第一次选举中获胜,对于两岸事务不惜冷酷无情的政局稳定、经济贸易的维持、民众的福利,已经无暇顾及。
只是,通过初选的民进党候选人仍然要面对台湾全体民众,台海紧张、经济放缓、低薪过劳,未能满足各方的期望。 在去年年底的“九合一”选举中,台湾青绿政党县市的政权图一夜之间反转,展现民心向背,一度震撼民进党,但从外部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探讨、调整。 相反,如果两岸往来频繁出现设定门槛的信息,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紧张局势加强敌对情绪,强化基本盘,肯定会火中取栗。
此外,最近的多项民意调查显示,民众不支持民进党走这条狭窄的道路。 例如,角度为绿色的《美丽岛电子报》于今年4月发表了面向读者的两岸关系民调意想不到的发现。 与不使用社交媒体的民众相比,台湾读者更注重在两岸交流中保持两岸经贸的快速发展。
调查显示,与不使用社会交流媒体的民众相比,轻度、中度、重度的招聘者认为维持两岸经贸的快速发展重于所谓“维护主权”,支持社会交流媒体的招聘程度和两岸经贸的快速发展显然是正确的 相关结论长期渴望“民进党和时代力量善于经营自媒体,台湾读者通常两岸趋势绿色”的假设。
台湾许多专家结合这项调查,探讨“理性经济选民”的崛起,认为目前以青壮年为主的社会群体倾向于“用利弊计算来评价两岸政策期权”,不愿远离中国大陆的市场和机会。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巫永平4月发表了《从非合理性到理性:台湾选民的世代变化及其政治结果》专文,讨论了近期议题。 用政治态度和决定投票行为的因素的不同来定义理性和非合理性,认为台湾选民的理性和非合理性是由其生活的时代塑造的,总的来说,60岁以上是非理性选民,30岁以下是理性选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理选民在台湾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正在进入从非合理选民到合理选民的更替、逐渐转变的过程。
民进党当局看不到这样的舆论变动,但选举迫在眉睫,台湾民间迫切改变的呼吁再次陷入“犬吠列车”的浪费。
厦门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的青年中,有多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进党正在强制青年离家出走。 他们“西进”,不仅寻找一条路,而且在为社区管理和文化保护而尽力的过程中找到荣耀,“否则我们的未来将更加扎根于大陆”。
两岸恢复交流40年,其中积累的不仅是两岸一家的认可,更增加了合理的职业选择。 民进党必须慎重应对这一趋势。 否则,就必须继续伤害民众的福利,再次遭遇舆论的教训。 (完)
标题:“摘下“不反对交流”假面 民进党当局收窄两岸政策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