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2字,读完约4分钟

作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陈麟辉

一切往前走,别忘了走的路。 无论走多远,走多辉煌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今天重温《为人民服务》,梳理这篇名篇的由来,既能感受毛泽东同志的民众感情及其时期,又能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宗旨,更好地理解其初衷和使命。

为工农服务

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就“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谈了自己的意思,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孔子的知(理论)不扎根于客观事实,独断,观念论,它是仁勇(实践, 压迫人民,勇敢维护封建制度,不为人民服务。 ”。

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论述了知识分子“为工农服务”、“为大众服务”的思想。 他说:“如果是希望抗日的比较忠诚、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很多人必须吸收、教育,让一部分在战争中锻炼、为军队、为政府、为群众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具备入党条件的知识分子入党。”

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属于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 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民众服务,应该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演讲,文艺系统地讨论了“为什么人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 他建议作家为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没有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予了改造,加上了新的复制品,成为了为革命人民服务的。 ”。

为人民的利益而动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悼念中央警卫团士兵张思德的集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了“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重要命题,系统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为人民而死为重于泰山的法西斯而精,为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而死,轻于鸿毛。 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纳入共产党的生死观,最高的意义是无私和献身地为人民服务。

二是正确对待批评。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三,团结起来。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所有革命队伍的人都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

这次演讲的第一个文案以信息的形式发表在1944年9月21日的《解放日报》上。

此后,毛泽东同志又在不同场合多次题为“为人民服务”。

1944年7月,邹禄勇在上海病逝。 11月15日,毛泽东同志为其题写了挽辞。 “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死后,这就是邹秉勇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感动人的地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随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4年10月4日,他去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和濮阳信息港工作人员,说:“为人民服务,不是半心半意,不是三心二意,而是全心全意。”

毛泽东同志经过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在中共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以此为党的宗旨。

后来,他在《关于联合政府》中强调,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关系。

然后详细阐述了为人民服务而完成的“三个一”,即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和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开始修订时,毛泽东同志为悼念张思德集会上的演讲进行了语言文案的制作,取名为“为人民服务”。

从此,“我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论断传遍大江南北,成为解决军民关系、党群关系的重要大体。

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复印件合起来出了一本书,掀起了全国学习《老三篇》的热潮。

今天,时代在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 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思想,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标题:““为人民服务”怎样传遍大江南北”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