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
提要: 重新理解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迅速发生的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该运动的本质是思想启蒙,从沉睡的农业文明中唤醒中国,适合新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
又见戊戌。
转眼之间,19世纪末期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戊戌变法,已经过了两个甲子。
120年来,中国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又遇到了长达七十年的大致和平。 中国经过义和团、新政、宪政、革命、共和,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两甲子随后谈到戊戌,不仅历史条件不同,而且资料挖掘、视角调整,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相关者逐渐退场,人们对这场运动的性质、原因及其后续影响也有不同的认识。
1 .戊戌维新运动的由来[/s2/]
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近代中国面临“西化”的再次转型,大致可以分为陈独秀、梁漱溟等人后来所说的所谓“最后的自觉”。
18世纪末期在西方出现的工业化运动,最初阶段不仅没有引起中国人的观察,反而由于工业化运动必然带来的秩序调整和不适,引起了中国人的警惕。 如果重读利玛窦以来西方传教士关于中国的记录,翻阅戛纳来华史料,就会很容易发现18世纪的中国是世界经济比较繁荣的国家之一。 巨大的中英贸易不平衡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不适,而是期望着心安理得的中国自然会如此繁荣,所以当时的中国为了无意中理解英伦三岛的工业革命而努力,反而警惕着新的生产力、生产方法带来的混乱。
干帝和中国的政治精英对西方的警惕很敏锐。 实际上,欧洲在法国大革命后,长期陷入混乱、混战,但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很快被镇压,长达半个世纪的欧洲动荡不安。 欧洲动乱除了工业化以外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无论如何,中国在18世纪末期没有和西方跳舞,不接受工业化、西方化,融入西方,融入世界,给后世的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但也有自觉,有警醒。
当然,总体而言,中国在18世纪的落后为后世预留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中国在欧洲基本平静后,也就是西方工业化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不得不面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后果,在经历了两次局地战争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走上现代化道路,形成了“超追模式”。
“赶超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当事人概括的“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学习西方形式层面的东西,如坚船利炮、声光电气化,是关于西方的身体、社会制度、政治结构 这是因为1860年以后的中国快速发展,短短30年,工业化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从小到大,建立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工业体系,相应地实现了部分城市化。 迄今为止从中国传来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在那30年里成为了现实。
30年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国力,拉近了中西发达国家工业化之间的差距,相当程度上说明了30年前清朝制定的赶超方略是正确的,“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后发特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迅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我相信,如果中国没有遭遇后来的中日冲突,中国依然会和平建设、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学、西学的比例必然会有所调整,以前不认为必要的自然也会成为中国的必要。 例如国际法,是西方的身体,本来不应该引入,但由于对外交流的必要性,国际法、万国公法的概念在洋务新政开始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而且中国通过对国际公法的掌握、理解,在国际事务中获益匪浅,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
历史没有假设,历史充满了偶然。 30年经济、军事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人的信心,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1894年中日的局部冲突使30年的增长变得那么脆弱,不堪一击。 痛思痛想,朝野内外迅速认识到几十年的“超赶模式”忽视了文明成长的整体性。 1895年,也就是《马关条约》签订前后,中国人迅速建立了新的共识,走向维新,像日本一样改造了旧制度,得到了旧国家的新生命,重建了现代中国。 这就是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的由来及其担忧。
标题:“戊戌变法开启近代思想启蒙的大潮(1)”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