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7字,读完约7分钟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忠

中国的教育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但中国的教育学年轻而充满活力。 自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开设教育学课程以来,中国教育学只有120余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学习苏联教育学,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学说。 改革开放后,教育学恢复重建尝试构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基础上尝试开拓中国优秀的教育学。

筚路蓝缕:中国教育学的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成为当务之急。 采取三项措施:第一,总结和继承解放区的教育经验。 其二、批判和整理资产阶级教育学其三、引进和学习苏联的教育学。 在解放区教育经验与苏联教育学结合的基础上,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教育学研究在恢复重建中逐渐走上正轨。 在教育学恢复重建中,在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外国科学研究新成果,重新激活了教育学者的学术思想和责任感,教育学基础学科从最初的哲学、心理学扩展到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脑科学等,出现了新的教育学交叉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和实践品格受到重视,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重要优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从其中几乎开始出现国有的“教育学”一词就深入到学者的心中。 在经历“教育学中国化”、“教育学本土化”之后,教育学者对教育学进行了系统和整体的反思,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强化教育学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教育学者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学的首要措施。 教育学的“自我意识”不仅要求教育学者在研究中不受外来教育学的支配,而且要求教育科学加强对教育学本身的研究和认知,构建教育学的“元学科群”。 教育学“自我意识”相对落后的原因,第一是“在教育科学行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元科学群”,“缺乏对自身快速发展历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身结构、快速发展机制的认真分析”。 以此为契机,“原教育学”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成为教育学的快速发展方向。

“新中国70年教育学回顾与展望”

荆棘披荆斩棘:教育学建设的成果

新中国70年的教育学,就教育基本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所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起源、人的全面快速发展、影响人的快速发展的基本因素等,都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已经达成共识。 例如,人的全面快速发展学说不仅是教育学的经典命题,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点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但在争鸣中不断深化。 例如教育和教育学的本质问题,在经历了教育的上层建筑说和经济基础说以及教育学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科学理论还是实用理论、人文学科还是社会学科等之后,才能不断加深对教育和教育学的认识。 由于教育的本质问题涉及“教育是什么”,因此回答这个问题必然涉及“教育是什么”和“如何教育”等问题。 只要教育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就会继续下去吧。

“新中国70年教育学回顾与展望”

教育学分支在重建中得到了充实。 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教育社会学等原教育单位学科,先后新设了重建的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教育单位学科,以及基础心理学、快速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跨学科教育单位学科。 教育学分支学科恢复重(新)建设的目的,第一不是为了延续前缘,而是深化分支学科本身,深化教育学研究。 此外,教育哲学的功能也不仅限于拆解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发挥哲学的反思、批判和指导功能,为教育学的健康快速发展服务。 教育哲学和教育学的其他领域都是如此。

教育学理论初步建成。 在教育学的重建过程中,学者逐一发挥研究的主体性。 在已经巩固的基础上,吸收了教育新观念、有机综合合理的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教育学研究成果。 以往的教育学总论、教学论、德育、体育、课外活动的结构被打破,表现出分化和深化的趋势。 此外,教育理论研究者通过教育实践迅速发展教育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滋养,如“主体教育理论”“生命实践教育学”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体系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教育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

砥砺前进:中国优秀的教育学[/s2/]

新中国教育学的70年是教育学学习、尝试、探索和反思的70年。 开创中国气派的教育学,是时代迅速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学家的学术追求。 中国优秀教育学的开创者,需要站在教育学科的最前沿,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从教育学的角度积极应对各种人文思潮,创造出具有中国风、能与世界教育学界对话的教育经典。

中国优秀教育学的创立,首先要解决中国古典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学的关系问题。 开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决不是在离开中国教育之前就传入的,它的表达方法是有效的。 未来的中国教育学建设,需要植根于中国本土,提炼中国教育思想的特质,形成中国教育思想的“谱系”,以此作为中国优秀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底色,聚集创造中国教育学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国教育学的精神家园。

中国优秀教育学的创立,必须解决中国教育学与外来教育学的关系。 不可否认,外国教育学在中国教育学理论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优秀教育学的创立,需要解决中国教育学与外来教育学的关系,加强对领域外特别是西方教育学知识体系的研究,探索知识背后的经典教育问题,实现中外教育学教育经典问题及其表达的对接。 因为,这不仅涉及教育学的本土化,还涉及教育学的中国建设和教育学知识体系的中国表现。

中国优秀教育学的创立,需要解决教育与人、社会快速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行业,但不重视人”的问题,需要中国教育学界能够合理解决。 关注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加强教育和教育学的人性,实现内含“教育服务人民”的中国教育特色。 教育学还需要深入研究教育和社会双向的相互作用。 教育服务社会是有教育的义,但只有教育在自身本性不变,按照自身逻辑健康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社会必须为教育和教育学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

中国优秀教育学的创立,也必须解决教育的“道”与“器”的关系。 人类的教育和教育表现方法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每次技术变革都会引起教育形态和教育表现形式的变化。 从快速发展条件和表现形式来看,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的“道”,技术手段和语言形式是教育学的“器”。 现代教育和教育理论发展迅速,需要解决教育的“道”与“器”的关系。 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人类教育迅速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也代表着中国优秀教育学起步的条件和出发点。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语言体系建设,着力营造死板新概念新范畴的新表现。” 要创造中国优秀的教育学,就需要培养世界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建立具有中国教育风格、能与世界教育学界对话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体系,创造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学经典。 教育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教育经典问题,还要对教育经典问题进行具有示范意义的分解解读、说明,提供具有时代感召力的思想,提供经得起检验的论证过程和结论,要求创造教育经典,为人类教育贡献中国的智慧。

标题:“新中国70年教育学回顾与展望”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