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9字,读完约7分钟

作者:程念祺

南宋立国,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之处,是北宋的延续,只有半壁江山。 这和历史上的东晋很像,但是东晋皇权非常衰弱。 南宋皇权的巩固,优于北宋。 南宋自高宗赵构称帝,经过孝宗朝,成为光宗、宁宗之世,成为“行暮”之年。 但是,从宋宁宗去世的1224年算起,南宋距离亡国还有半个多世纪。 所谓的“行暮”,从哪里说起呢?

虞云国在《南宋行暮》(以下称《行暮》)一书中总结了光宗宁宗的两朝,称:“历史潮流一旦进入歧路,往往会滑落。” 他所说的“歧路”一个是指“权相政治”。 一个是指两朝皇帝,一个是精神病患者,一个是极其懦弱无能。 作者说:“宋代权相全部出在南宋。”“权相政治之所以出现,可以说是君主自愿授予独裁权力或无奈转让造成的。”

根据宋朝皇权专制下分权制衡的《祖先家法》,“事之防,曲之制”,“权相”本来就很难产生,就像历史上的外戚、母后、太监独裁一样,也不会出现在宋朝。 但是,当宋室南渡中原,是无论在野都可以高扬的旗帜时,高宗皇帝为了稳定江山,和金人进行了商议,重用了其好大臣进行了投票。 秦桧重用成为宋朝“权相政治”的先驱。

但是,秦桧的“权相政治”始终是为加强高宗的极权而服务的。 让秦桧搞“权相政治”,高宗皇帝完全有这样的潜力。 他是一位政治手腕很强的君主,他精通宋朝的《祖先家法》,决不允许权力逆转。 有些直到秦桧死后,高宗禅位于孝宗,孝宗禅位于光宗之前,权相才出现,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总之,那个时候由“绍兴体制”派生出来的“权相政治”,相对于宋朝的“祖先家法”,不仅不具有卓越性,而且能够很好地与皇帝合作。 基本上,这也是宋朝《祖先家法》的成功。

高宗无嗣,禅在孝宗。 高宗是唐太宗的六世孙,孝宗是太祖的七世孙。 孝宗接受禅的正当性是没有问题的。 孝宗北伐没有维护个人权利的想法。 战败后,即使与金人结成隆兴和议,也不会影响其九五之尊。 总结一下,孝宗一朝,国家全方位渐入佳境。 “朝廷平安无事,四方寂静。 士厚成风,民富知义。 负之歌、行乐者、侃侃。 差不多可以说“安于天下”了。 但是,孝宗禅位于光宗后,南宋的历史开始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这是《行暮》一书的首要论题。

光宗太子18年,到42岁成为皇帝,但胡子和头发都变白了。 孝宗觉得还是个孩子。 即位后,光宗说:“话虽宽,但不加诚意,始悦终于违背了,脸拒绝了心。” 任意人“邪正并用”既不孝顺也不慈爱,与太上皇和太子都不亲近。 李皇后只出于性命,害怕。 多疑的人容易被挑衅。 他的精神状况,似乎早就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与禅前的经历有关。

在位5年,光宗终于在宫廷政变中被宁宗强迫禅。 表面上看,宋朝的世界,不再由精神病患者统治,但被更换的皇帝懦弱无能,反而恶化了情况。 宁宗为人缺乏主见,凡事必不可少,在认识人的理政方面比发病前的光宗更无能浅薄。 他还提出了直接用御笔罢免大臣的坏主意。 他在位期间,朝廷的权力斗争激化,导致了结党。 结党反过来是加剧权力斗争的恶性循环。

虞云国说:“以帝王传纪的形式表现光宗宁宗时代”、“将光宁时代作为南宋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书写时代史”。 在那样的君主独裁之下,“帝王是他统治的时代的缩影”。 基于这样的观点,《行暮》所写的光宗宁宗的两朝,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总是从小处着手。 全篇,文案丰富,而且非常有节奏感。 比如写孝宗禅位之前的暮气,和自己禅位之后的生活安排,少墨少活,生龙活虎,没办法的难过,写《安排家务,他接着安排国事》的闲笔,文案宽松,意味深长的光笔。 细节的描写也总是关系到大局。 例如,孝宗决定禅位于光宗,朝中大臣开口称赞,一个叫黄泾的人直言太子妃李氏,不足母仪天下。 这一段,太平淡了,一点也不突然。 孝宗偏爱光宗,没有让李氏安分。 她的儿子比皇长子的儿子出生得早,但是要等皇长子的儿子出生了,才去宫殿报到。 传说在她生第二子之前,宫中做了怀孕之前,自己双手迎接落日的梦。 成为皇后后,李氏还是在大部分事件中非常不了解身体。 她在太上皇和光宗之间挑拨是非。 她的嫉妒心和残忍更令人发指。 光宗病情的恶化,显然与她故意制造是非和煽动有关,影响了光宗朝政局的整体。 这不能让孝宗不在意黄泾当时的忠告。 另外,宁宗即位才一个多月,就直接用“御笔”把宰相的留正赶出了朝廷。 虽然是“小动作”,但却是重要的决策,绕过了规定的步骤。 之后,当权者受到皇帝的信任,或者皇帝的统治,不动就以御笔为名,任意进退大臣,成为影响南宋历史潮流的惯例,是汉人的胄、史弥远等人,是提拔亲信、打倒政敌的便利法门。

“南宋是怎样滑入歧路并最终灭亡的”

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作者仔细推敲,与大局问题密切相关。 这样,光宁两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行暮》一书中逐一被叙述。 震撼人心、动人的故事背后,有大量散失史料的检索、考证、拼接。 除了故事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知人论世警句。 大臣们向光宗皇帝进行了艰苦的抗议,指出了他的各种问题。 作者说:“君临天下时,臣民只知道那个你不知道那个病,或者即使知道那个病也隐瞒那个病,把中国版的《皇帝的新衣》从讽刺剧铺到了正剧上。 所有这些,都深刻地形象地暴露了君主专制的愚蠢和荒谬。 ”在庆元党的禁止下,一点读书人投靠了汉叔,为虎作伥,祸害了同事。 作者说:“士林败类甘当堕落,其格斗为正人君子凶悍阴险,远多于普通鹰犬。” 宁无所事事,皆听命于权臣。 作者说:“要像永远的孩子一样,经常找强力保姆。”

“南宋是怎样滑入歧路并最终灭亡的”

总之,《行暮》对光宁二朝政治的整体分解和展示是成功的,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祖先精心建立的皇权体制,比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朝代,运营都更安全。 虽然这种皇权专制体制仍然存在软肋,但不能保证皇位继承人一定符合治国理政的至少标准。 《祖家法》对此也无能为力。 但是,在这样的皇权专制体制下,即使权力落入他人之手,江山也不会改姓。 所以,南宋在光宁二宗的36年间,进入了“行暮”之年,但再过52年,经过4帝就死在了蒙古。 有人说,如果蒙古骑兵不南下,南宋还不会亡国。 啊,宋朝的专制制度,足以抑制其内部的竞争者。 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南宋的“权相政治”,并未招致当权者杀戮的野心——没有秦桧,韩馥、史弥不远,也没有后来的贾似道。

“南宋是怎样滑入歧路并最终灭亡的”

作者说:“在光宁时期,整个临安城、整个官僚士大夫阶层、甚至整个南宋王朝都沉浸在虚假的稳定繁荣中,饱尝了高大上的物质文明带来的优哉游哉的生活……少数有识之士一面高喊着关于危机与恢复的歌声,一面被舞蹈的歌声所吞没。”

这是历史上的“过去的好时光”。 (程念祺)

标题:“南宋是怎样滑入歧路并最终灭亡的”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