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8字,读完约5分钟

作者: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强

孔融( 153—208年)的字文举、汉末名师、“建安七子”之首。 曹丕( 187—226年)在《典论论文》中称赞“今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瑾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元瑜、汝南应玘德琏、东平刘瑾公干、斯七子、无学” 可惜曹丕写这篇文案的时候,孔融被曹操( 155—220年)杀害了。

名人风采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以前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之一,《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他的故事。 他从小就很聪明,有一天,拜访了士林的领导人李臻( 110—169年)。 因为年龄太小,被同座的陈炜戏弄说“变少也可以,不变大也可以”,孔融马上惊讶地说“你小时候一定很厉害吧”。 长大后,孔融成为大吏,成为名师,名声很好。 他特别讨厌虚伪,假装某人的母亲死了,在墓前大声哭泣,但没有伤心的感觉,孔融认为他虚伪,于是逮捕了他并作出了判决。 另一个为了养活贫穷的母亲偷粮食,孔融视之为真孝,免除了原谅。

孔多历显职,道德复制虽然非常名誉,但有明显的缺点——过于刚直,喜欢依仗才能出类拔萃,嘲笑资格和守旧、朝政。 当时天下四分五裂,大权在握,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政局发生微妙变化,嘲笑朝政最容易犯忌讳,存在“枪打头鸟”的可能性。 但是,越是名师,越喜欢直言抗议,越标榜自己与众不同,越容易下水。 尽管朋友经常忠告,孔融依然走自己的路,以名师自居,直言曹操政策之非,甚至加以嘲笑,最终遭到灭顶之灾。

权臣心

建安5年( 200年),曹操、袁绍拥有官渡,展开了战术决战。 虽然赢得了霸主之战、生死存亡之间,但孔融据主战派荀称,袁绍势力过大,难以克服,言论败坏士气,这一点曹操知道后非常不快。 官渡获胜后,袁绍的媳妇甄归曹丕,本来含糊其辞,孔融又讽刺说:“武王伐纾,赐妲己周公。” 武王和周公是兄弟关系,曹操和曹丕是父子关系。 妲己是纾妃,甄先生是袁绍的媳妇。 孔融不恰当的比喻,等于嘲笑曹氏的乱伦。

曹操下了禁酒令,孔融公开戏弄说:“天有酒旗之星,地有酒泉之郡,人有宾酒之德,所以姚不喝千表,不会成为其圣。 另外,以色列亡国,现在不能禁止结婚。 ”。 曹操想要杀死已故的杨彪( 142—225年,杨修的父亲),孔融迫不及待地求爱。 曹操推托朝廷的意思,自己没能随意改变政令。 孔融说:“如果要成为国王杀死召唤公,周公会得到言语而不知邪吗? ”。 这种言论有卖口舌之嫌,损害了曹操的权威,所以曹操当然非常不满。

汉末名士圈子里,孔融和曹操最冲突,按理说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杀就杀。 但是孔融是孔子的子孙,太有名了,杀他没有合适的理由,就堵不住世界悠然自得的嘴。 陈寿说孔融“倚重旧不虔诚诛戮”,孙盛说“孙权使有污蔑之言弃市”,范昊说他被杀是因为“大逆不道”,其实不足以说服人。 孔融厌恶虚伪,却因“不孝”而受罪。 深层原因是曹操深深的用心,应用后世戴震的话。 “人死于法律,仍有怜悯之人。 有道理,还有谁会同情呢? ”。

其他人表示同情

处决孔融后,曹操为了平息舆论,下令宣布其罪状。 孔融承认了罪行,但世人依然徒有虚名,被其滥俗言论之萤所迷惑。 “平原的平衡受到传融论,父母和人认为没有亲戚,就算摆器皿,盛在里面,说话也饿,父亲不肖,宁活人。 违背天理,扰乱伦理,肆意地向着城市,却仍然憎恨那个夜晚。 ”。 其实十年前,尚书( 173—198年)被黄祖杀害了。 孔融有没有说过这些话,已经死了。 发现曹操十多年前用平衡的语言给孔融定罪,但没有找到更有力的罪证。

时鱼豢在《典略》中指出,曹操给孔融规定的“罪状”,很可能是来自路粹的徒劳奏。 道粹是当时有名的刀笔吏,知道曹操讨厌孔融,然后刀一样下笔,孔融说:“从前在北海,看到王室的不宁,就把信徒们召集起来,不上轨道,说:‘我大圣之后,也消失在宋朝,天下者为什么金人? ”。 他还和尚书一起称“言论放荡”,互相称赞“仲尼不死”“颜渊复活”。 据说这个罪状一公布,人们就被路粹深文周的笔法吓得头皮发麻,骨头冰凉。 幸运的是,他也被曹操杀害了。

曹操多次提醒说他也不想杀孔融,并写信希望他能投靠自己。 建安10年( 205年)平定袁绍后,曹操下令“阿党比周先圣所有病”,再次敲打想要影响舆论的不服从者。 孔融被免官,曹操希望降低其影响。 但是,他家失势后,仍被誉为“客满天日,爱才乐酒”,“座上客常客满,酒桶酒空”,表现出社会声誉不高,不合作,不挑衅的姿态,曹操终于痛打杀手。

标题:“人死于理其谁怜之”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