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2字,读完约6分钟

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

二战期间,一位美国军事学家访问我国驻美大使馆,询问武官在军校读什么,不读《孙子兵法》。

我们的武官认为《孙子兵法》确实是一部重要的经典,但不太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学习西方理论。

谁知道这个美国人:你们读《孙子兵法》,看不懂我们的这些著作。

于是他分析了西方士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孙子兵法》的不同,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是理想主义的绝对论,是彻底消灭敌人,而《孙子兵法》是现实主义的中庸之道,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灵活的做法

我认为这不仅是针对军事思想,也是针对中国文化和整个西方文化的。 西方文化是理想主义的绝对观念,中国文化是现实主义的中庸思想。

西方文化以前的传入,无论是哲学还是近代兴起的实证科学,都面临着千差万别变动的现象世界,追求背后的本质和本原,追求现实以外的永恒、普遍、统一的真理。 是二元分离乃至对立的方向性,本质和现象、本原和现实因对立而无法统一。

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向变成了对标准的追求,只有建立起可定义、普遍化、可操作的标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标准地规范个人,往往会造成个体差异的拉平。

认为康德纯粹的理性才是哲学,以此为标准,中国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没有脱离形式的纯粹的理性思考,所以中国没有哲学。 但是,哲学并不等于形而上学。 中国文化以前的传入从未将现象和本质、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分割开来。

《周易》说:“形而上学学者说道,形而上学者说器。” “道”和“器”在名义上可以分离,但在现实中不能分离。 “道”不离“器”,“器”不离“道”。 这个优势在宋明理学的范畴也可以解释。

宋明理学有丰富的逻辑分解,理学家在形而上学方面发展得更快,但“理”与“气”同样分不开。 朱熹认为“理、形而上学者”的气、形而下者、“天下无硬气、无硬气之理”,在解体理论时必须区分“理”与“气”,但在现实世界中“理”与“气”是一体化的。

《论语》中记载,孩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在打扫、应对、进退等日常行为上是可能的,但这些都是枝节,没有传授根本的道理。 子夏听了之后,大想:不从人伦日用开始,怎么才能知道天道的生命呢?

理学家高度评价子夏的话是“圣人之道,更为精悍,洒脱的应对和精义进入精神,贯穿唯一的道理”,认为“万物皆有本末,本末两者不可分。 所以洒脱的应对是必要的。”

真正的道理无处不在,道在人伦日用之中,并非脱离现实另有出路。 民日用不知是常事,从人伦日用去悟是很重要的,这很好地贯穿了道和器。 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是贯通的还是分离的,这是中西哲学乃至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

中国文化缺乏逻辑吗?

有人说中国文化缺乏逻辑,也有人说先秦名家有好几个。 这很奇怪。 逻辑和语言是相连的,没有逻辑吗? 中国人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说话的规则。 汉语是语境逻辑,是按照一定语境的顺序决策这个词的词类和含义,不是脱离语境抽象地分解某个词,也不是脱离语境从形式大小的前提下结论。

如果你认为逻辑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你就会认为中国没有逻辑。 但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故事都颠倒了吗? 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逻辑,但我们没有发掘。 也就是说,因为西方人不知道。

只停留在概念、思维的逻辑分解和纯粹的合理性上,在中国文化中确实没有迅速发展。 但是,中国文化的实践性,不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吗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想法,为什么要用西方哲学的标准否定中国自己的哲学呢?

这是一个与思维方式有关的问题。 举个例子,《道德经》中的“道”,很多人分解了“道”是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 这已经是西方的想法,有必要考虑独立于万物的本原。

如果我们不纠缠一些具体的术语,整体上就明白老子的意思,“道”在哪里? 并非独立于万物而有“道”,“道”在万物之中,远离万物而无“道”。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从“道”得清特征,地从“道”得宁特征,“道”在不同事物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老子最尊崇水,《上善若水》,见水就能悟出“道”。 水虽然没有形状,但也可以逐物赋形。 除去这些,如果研究“道”是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就会完全脱离老子最核心的思想。

另外,有一段时期,人们为心灵还是事物是第一性的,谁来决定谁而烦恼。 这就是西方的想法,认为两者分离之后,再追求统一的本原。 中国哲学的要点不是哪一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而是两者的关系问题,讨论的是心和物在一起后会如何反应的问题。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物,过去我们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他的意思是心生事物,其实不然。

根据《传习录》,有一次,王阳明在外面玩,朋友指着开花的树问,王阳明是在心里还是在心里,王阳明回答说。 “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和汝心一起回归了寂寞。 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马上就知道这朵花的颜色了”。

这里的“寂”是指不表彰,但花是存在的。 不是说心生了花,而是心赋予花价值,心和花之间存在相互感应的关系。 儒家要讲天人感,佛教要讲心系边界由,境由心显要搞清楚心与事物的关系和意义。

我们不能削足适履。 裁剪,必须真正理解中国文化本身的价值观和想法。

近代以来,在实证科学的影响下,我们已经对标准化的思维方式有了习性。 不同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正因为有类型的不同,才能实现文化的互补性。 我们当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但前提是要有文化的主体性。

以西方哲学为基准解读中国哲学的话,无法了解中国哲学自身的特征,结果大多是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我们不能削足适履。 必须进行身体的裁剪。 只有改变思维方式,去掉有色眼镜,才能了解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现中国文化处理当今人生、社会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选择性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

标题:“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