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8字,读完约7分钟
作者: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快速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为什么要提出逆城市化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城镇化率(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 每年以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城市人口将近9.8亿。 如果未来城市化率达到70%,意味着将有近2亿人进城。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那么,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任务还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提出逆城市化问题,这就需要具体拆解中国国情。 由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空之间的结构不均衡,一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此外,城市化迅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公司布局呈现远郊化,这也是国际城市化进程的普遍规律。 例如受环境、价格等的影响,工业公司特别是以前的工业公司就远离中心城市,转移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并且,随着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城市的资本和要素也有必要投入到农业和农村,寻求新的快速发展机会。
这种多样性的趋势从城市向农村扩展,从近郊向远郊扩展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都市圈和特大城市生活人口地域化的现象变得明显。 始于成都的农家乐,被宣传到全国,分布在不同规模的城市郊区。 农家乐的费用现象不仅有吃的,而且发展成了费用多元化趋势。 以北京周末经济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末持续到现在,处于升温状态。 到了周末和长假,北京市内郊区的道路堵车严重,充分证明了郊区经济没有快速发展的长盛不衰。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的周末经济已经从近郊扩大到远郊,扩大到河北、内蒙古、山西国内。
特色小镇的崛起证明了工业空之间的结构需要重组
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规律来看,城市化将迅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将远离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 因为,一是城市生活人口密集的居住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产生污染和噪音,已经不适合在城市内迅速发展。 二是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服务业发展越快,服务业通过人口密度的提高带动了规模利润的增长,土地价格也大幅增加,工业需要低价土地供给。 这是因为土地价格必须选择更便宜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或者远郊。 三是产业园区工业集中的快速发展模式也逐渐被分散的工业布局所取代。 因为产业园区的工业快速发展模式导致工业就业人口过度集中,大量外来人口聚集会给城市生活人口结构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发生交通拥堵等问题。 欧美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大规模工业公司基本上分散在距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但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的经营机构选择有特色的城镇,只不过是考虑到了价格问题。 因此,工业公司的郊区化已落户远郊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甚至农村,已是大势所趋。
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空之间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自给率已经大幅提高,但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供给还不完全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农业生产还没有实现全面适度规模的经营,另一方面农业产品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整。 从内部结构上调整挖掘潜力,将要求增加农业投资,但这不能光靠农村本身。
所谓“工业报农”“城市报农”,就是要完全利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提高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收益。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可以实现多数人口对少数人口的反哺。 从我国农业和非农产业所占比例看,农业所占比例已经不足10%,非农产业的反刍条件已经成熟。 因为,如果创造适当的政策条件,就能加速对城市农业和农村的支援。 从城市生活人口农村农村承包地经营、农村房屋租赁、农业投资等方面的示范来看,在都市圈地区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通过投资“逆城市化”的进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现实。
交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截至2007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13.65万公里。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2.7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5万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些变化,为城市生活人口的流动和投资空之间的重新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特别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地区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由于交通设施的改善,资本下乡、支出下乡和投资下乡大幅减少了阻力。 此外,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大缩小了要素流通的空之间的距离,新闻通信技术与网络的结合加速了城市空之间和农村空之间的联系。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逆城市化”进程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发挥了互联网的特点,实现了互联网与物联网建立的城乡联系。 从各种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例子来看,农产品与城市空之间的通信价格大幅下降,物联网与交通设施的整合与连通便利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 此外,城市资本下乡和支出下乡也将通过网络媒体加快整合进程。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城市费用进入农村行业创造了机会
近年来,各地相继提出了生态立省、生态立市、生态立县的口号。 根据现有经验,早期提出生态快速发展战术的地区,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与我国成本上升和成本结构的转换有直接关系。 生态的保护和快速发展,主要是比较农村地区,特别是生态环境资源有快速发展潜力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城市成本变化的关键之一是与生态相关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贵州近年来的旅游人口有超过云南的快速发展势头,是生态立省战术的提出和长时间反复造成的。 生态与旅游的关系与“逆城市化”问题直接相关,也必然与城市支出结构的变化相关。 长假期间以前流传的旅游地爆发、新生态和以少数民族特色为基础的旅游地发掘,带动了曾是扶贫老大难问题的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逆城市化”所呈现出的大趋势为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乡村振兴和国家扶贫战术的难得机遇
完全利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逆城市化”的趋势来支持乡村振兴,已经处于最有利的时机。 重要的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尊重城市化快速发展规律,制定规划,搞好政策支持。 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区分不同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为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为前提。
关键字解释
什么是“逆城市化”? [/s2/]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口就业、居住、费用及投资从城市扩大到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现象。
标题:““逆城镇化”的形成与契机”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