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1字,读完约6分钟
作者: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
对普通教师来说,在全校入学典礼上打招呼的机会可能是一生一次。 相信各自问候的老师,特别珍惜,想把他人生的所有经验和感谢都奉献出来。 但是,左思右想,用千言万语给大家发三句话。
一、学会勇敢地工作
你们来到今天,能来到北大学习,不仅有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而且一定收到了很多来自外部世界的支持和奉献,包括父母的家庭。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应该总是吸烟和吸收,应该为他人、这个社会和世界做出贡献。 学习成人是大学重要的人生拐点,走出这个校园,你是社会的一员,你的社会角色有你所要求的社会功能,别人对你有期待。 你要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承担责任,踏实一点,也许是小事,但要做建设性的工作。
这些话似乎是毕业典礼上应该说的话,但那时已经晚了。 学会负责,勇敢工作是你们上大学时应该培养的意识。 相反,应该逐渐摆脱的是有可能把我们变成所谓“巨大婴儿”的潜在恶习。 这个巨大的婴儿,虽然已经过了18岁,但心却停留在婴儿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感恩之心,不想为别人做任何奉献。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人格,在校园生活中,就要积极地承担一点具体的事件再开始,不要抱怨,要多做奉献。 当然,工作有时会做错事,有时会被误解为受委屈,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勇敢地工作,勇敢地培养责任感。
二、学会敢于质疑批评
北大正在研究学问。 学术道路上,最重要的科学精神是怀疑和批判。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学生,在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后,应该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它走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就是超越知识的边界,寻求突破,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和提供者。 不仅要学习和享受现有的知识,还必须为人类社会贡献新的知识。 当然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社会对北大的期待,对北大师生的期待。 有人要摸索前进,我们不做,还让谁做?
要成为新知识的发明家,就不能成为顺从旧知识脚下的良民。 这需要怀疑的眼光和批判的精神。 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大学者都对这个世界抱有深深的好奇心和怀疑,批判、反抗学术权威,敢于挑战哪些常识和通说? 世界上没有大学,可以把她的所有学生培养成有这样伟大成就的人。 但是,优秀的大学应该追求把她的所有学生培养成有这样伟大精神的人。
各位,今天,我们是教师和学生的身份。 在北大学校,我们的天职没有批判和改造社会,而是运用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全心全意地学习和研究。 但是,无论有一天离开校园,做什么工作,只要你有这种不轻易妥协的批判精神,你就是思想独立的人,不盲从、苟且、不怕权威,也就是所谓的“平凡之恶” 北大赋予你的独立人格,一直陪伴着你。 虽然你离开了校园,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但从事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批判精神,将照亮你的一生。
三、敢于批判,做勇敢承担的人
这句话不是前两句话的简单罗列,相反,这里面隐藏着深刻的对立倾向。 只有懂得同时控制而不是受其驱使,才能形成优秀的人格。 这也是我今天想说的最重要的话。
挑剔的人往往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心理,难以接受事物的缺陷。 因为它不会轻易给予赞扬和肯定。 未必对自己也满意,不如干脆把自己弄干净,不彻底工作。 相反,勇敢工作的人,喜欢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中获得意义,不太愿意批评,或者有意回避现实的黑暗面,发现更现实的合理性,承担建设和改善责任。
你觉得这两个人遭遇时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勾结批判精神的人,放眼望去,可能会觉得社会上不公平无能的一代横行,自己不想同流合污。 在体制内外默默低头工作的人,简直是“长期住在鲍鱼市不闻不问臭”,整天苍蝇养狗,浑浑噩噩,看着国家就要在他们手里破坏,进行正当的防卫。
另一方面,想埋头工作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整天空不讨论、不做事实的闲散的人太多了,有些人不传达正能量,总是盯着什么样的体制和社会的不足之处,夸大它们,整天发呆
其实,也不需要假设。 这就是现在的现实。 今天,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和舆论场,面临着深深的撕裂。 许多重大问题都有针锋相对的观点。 观点的对立并不可怕,但如果把观点的对立进一步升级为彼此的仇恨,最终引起共同体的撕裂,这就不能引领任何历史进步,只会引起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青年时代养成的品格会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从今天开始,在学习生活中,要培养自己敢于批判的精神,锻炼自己敢于工作的风格。 将来,大家走出校园,承担社会角色时,是早上还是在野,是批评者还是建设者,个人的选择必须始终放在重点上。 但是,如果一个人身处青年时代,培养有意识、自我批判者和建设者的精神品质,在他进入社会后,将做出与自己不同选择的人视为仇恨的敌人并不容易。
那时,当他作为批判者,发出猛烈批判的炮火时,他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光明。 批评是无稽之谈,肯定进步,能给予任何勇敢的建设者理解和尊重。 他作为建设者,他能够正确对待批评的声音,不管不同的意见——多么刺耳——作为对事业的鞭策,有则改之,无则更加努力,而不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和对方的嘴。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努力成为即使敢于批判也勇敢负责的人。 在自己中,只有反复训练左右步调,实现这种人格的对立统一,才能真正“兼容并包容”的结构和胸怀。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我们北大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批评者和建设者,更是能够领导批评和建设的人。 因为,你们今天必须学会创造自己身体的对立面,容忍和尊重它。 将来,你们只有接受不同或对立的人,才能带领社会不同力量整合,让批判者和建设者一起,共同推动国家和世界的进步。
(本文是作者当年在北京大学入学典礼上的致辞摘录)
标题:“做一个勇于批判又敢于担当的人”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