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08字,读完约27分钟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湖北科技学院副教授徐珍

提要 :证成是为观点和行动提供正当性基础的思考活动。 它既是预设也是反思,为付诸实践的决策和行动提供理由,为构成预设凭证的既成事实的实践结果提供合理的解释,构成反思的证成。 关于平等的证成由地位、根据、观念和实践四部分组成。 其内在逻辑是,平等地位问题为主平等依据的证成是平等地位的说明和论证,平等提供正当性基础的论证工作者平等观念回答不同社会主体平等观并存,能否整合体现历史的声音和倾听民众声音的平等观,就是实现平等的观点 但是,能否生成保证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平等实践的证成问题。 被平等证明的四种方法及其内在逻辑决定于平等自身的诸多复杂性,以及实现平等的条件和途径的诸多复杂性。 被证实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是统一的。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关键字 :平等/平等证成/平等地位/平等根据/平等观念/平等实践

平等证成问题是研究平等特别是社会主义平等问题必须先行完成的理论工作,目的是揭示平等的内在构成及其逻辑关系,进一步揭示平等的多元性和各种矛盾、冲突和张力,最后实现平等的条件、环境和途径。

一、关于平等证成的做法论大致是

整体性和辩证性是我们在把握平等问题时必须重复的做法论的大致指导下,在具体做法中,必须充分运用结构主义和发生学的做法。 结构主义从静态把握平等的做法论出发,大体上是以将平等分解为相互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然后再现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为目的,它面临的是平等的整体性。 发生学的做法是动态把握平等,目的是把握平等原始发生的广度和复杂性,从时间维度把握平等的整体性,它面对的是平等的辩证性。 结构主义的做法和发生学的做法并不是人为地将平等问题强制纳入这种做法,平等的整体性和辩证性必然要求我们的思考方法。 从静态结构主义的角度考察,平等内在地由平等地位、平等根据、平等观念、平等实践四部分组成。 ①关于这四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的讨论,第一是面向平等问题本身,第二是面向平等问题的讨论。 前者属于问题研究,后者属于学术研究。 后者致力于中西方各种学术观点的翻译、比较和批判。 如果讨论平等地位,就有可能形成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平等是道德价值还是社会价值,它都是压倒性的价值,没有什么可以超越或压倒的价值,这是强烈的平等观。 如果有更重要的价值,可以超越或压倒平等的价值,如果它们之间发生冲突,也必须考虑其他价值的重要性,这就是软弱的平等观。 考虑到基本平等,平等是根本性的还是压倒性的? 在这样的语境下,即使其他几乎存在,它们之间也没有关联,或者彼此很融洽。 如果存在一些可以相互冲突的基本事物,就必须在一些价值或基本事物之间进行权衡和妥协。 讨论平等的根据时也是如此。 是建立平等的道德根据还是政治(权利)根据? 建立社会依据还是宗教依据? 等等。 ②确实,这种学术型的思维范式也采取了许多复杂的思维形式,但这许多复杂的形式只是观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关系,而不是作为实际发生的社会事实而看到的平等事件本身。 因为思想家和理论家主张的平等观未必是普通民众和政治家主张的平等观。其所体现的实现平等的主张、途径和策略也不是政治家实际运行的途径和方法。 这种学术争论和学术批判,无疑为我们认识、理解、把握平等本身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学术新闻和思想资源,但我们要回到平等事件本身,回到平等地位、平等根据、平等观念和平等实践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中,整体上是平等的 从简约上说,作为整体概念的平等包括思考和行两个维度。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二、平等地位的证成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平等的地位是想表达平等与其他社会价值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关于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在过去的讨论中,只是一般的参与,当我们把两者的关系放回具体的社会运动中,这之间的诸多复杂性就变得明显了。 当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时,当所有被统治阶级都要摆脱弱者的地位时,既可以提倡和追求自由作为主要价值,也可以强调和追求平等作为主要价值。 如果不深入到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就只能停留在强平等观和弱平等观之间的常规争论上。 农民阶级解决自由和平等两种价值和资产阶级解决两者关系的方法大不相同。 因为农民阶级理解平等是“平分财产”、“贵贱、贫富均等”,“古代农民阶级的平等观念,其本质上是对生存本能的反应,是对不平等状态恶性迅速发展的自发反抗和抗争。 ”。 ③无论是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的理想集中表现——《太平经》还是太平天国起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都将平等理解为土地、财产、劳动的平均分配,成为农民阶级平等理解和追求的“顶点”。 受地域限制,受地位限制,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包括自由在内的更合理水平的平等观。 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是“简陋的共产主义”。 “所有私有财产,就其本身而言,至少对富裕的私有财产有嫉妒和平平均化的欲望,这种嫉妒和平平均化的欲望构成了竞争的本质。 简陋的共产主义只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开始的平均化的顶点。 有特定的有限尺度。 文化和文明对整个世界的抽象否定表明,走向贫困、无诉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过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简单倒退,绝不是私有财产的这种真正占有。 ”。 ④在农民阶级平等观上,事实上没有出现自由与平等价值系列中的排序问题,只限于经济层面,是结果主义的平等观,政治平等(自由)、社会平等(民主)、人格平等(人性)还没有作为问题出现在社会活动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中。 也没有强烈的平等观和微弱的平等观的区别。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直到15世纪末,以犹太人、日耳曼人、苏格兰人为代表的劳动者阶层,在生活的最底层,开展着无愧于古希腊以来的伦理观念和宗教伦理规范的活动:商业。 他们逐渐成为市民阶层,建立了在经济地位上对抗封建地主的力量。 但是,逐渐成长起来的市民阶层——他们是后资产阶级,在政治地位上被封建制度严重禁锢,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地位,巩固这一地位,就必须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于是自由必然作为优先价值被提出。 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市场自由平等基本确立,近代以来的平等观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的不是农民阶级“等贵贱、平均贫富”的“平分财产”,而是全面、整体的平等。 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平等比财富平等更重要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地位的确立不能依赖封建主的政治,要在市场平等的基础上大体确立和取得平等的权利要求的合理性,必须为政治、社会、经济平等提供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说明。 ⑤1789年法国大革命不仅在政治行动中彻底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权威地位,而且在思想上确立了自由和平等的核心地位。 大革命成长起来的思想家,或者为法国革命作思想论的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内在统一了自由与平等:市民社会的自由比哲学上的自由更有实践价值现实的自由比观念的自由更重要行动自由比思想自由更根本的权利比意志自由更基础。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明确了平等和自由为人类两个最基本的政治要求。 鲍勃、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巴别夫、勒、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在各自的着作中,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层面,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抽象地谈论自由和平等,认为有必要将自由和平等的价值需求恢复到这种价值需求产生的社会制度和一切制关系上。 从这个角度看,对平等价值地位的探讨必须在具体的场合与其他社会价值建立关系。 人类历史上不存在固定的自由和平等的关系,也不存在抽象的平等状态和平等观念。 当人们要打破阻止平等的历史条件,建立获得平等的新的历史条件时,这个新条件就逐渐成为实现更高平等的桎梏,这就是平等观念和平等实践的辩证性。 平等观念和平等实践的阶段性和时代性也决定了平等循证的历史性。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三、平等根据的证成

平等根据问题构成了平等正当性基础的说明问题。 人类为什么需要平等? 为什么要求平等? 其正当性的基础在哪里? 从历史上看,关于平等正当性基础的说明问题,在古代社会并没有发生,尽管古希腊的精神哲学和政治哲学中有这样的说明,但作为行动者的观念,在古代是直观的、自发的,是基于现实不平等而培养起来的感情、感情、态度 从15世纪末开始的现代化运动是基于资本运行逻辑的市场社会的构建自由和平等的价值需求越来越表现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变奏 一位学者更全面地总结了自由与平等正当性基础的解释方法,并将其概括为“自然说”、“天赋说”、“理性说”、“神说”、“自爱与利己说”、“正义说”、“历史唯物论”7种类型。 ⑥这7种说明方法也可以简化为主体性和客体性2种。 主体性的说明方法只能被说明但不能被证实,可以说是道德基础的说明的客体性的说明可以被说明也可以被证实,可以说是社会基础的说明。 前者是观念论的路径,后者是实践论的路径。 事实上,所有客体性的解释都弱于主体性——道德基础的论证,必须先于⑦社会事实发生。 “可以看作是我们智力中的事件,站在客观的根据上,但这里也要求评价的人的内心有主观的根据。 这件事对所有人来说,只要他有理智,比较有效,其根据就客观充分,到时就将其视为真,称为确信。 如果主观特殊性状只是有其根据,那就叫做信任。 ”。“它是真的还是评价的主观比较有效性,与确信(以及客观有效)的关系有意见、信念、知识三个层面。 意识到意见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是不充分的。 如果只是真正主观上足够,客观上不够,那就叫信念。 最后,把主观和客观都足够的东西视为真的叫做知识。 把主观的充足性称为确信,把客观的充足性称为明确性(对谁都来说)。 那么,作为主体性说明的平等是意见、信念、知识吗? 当一个个体提出只对他的个体有效的平等需求时,他的平等观是意见理论家提出理论自给自足的平等理论时,如果大体上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整体有效,他的平等观是信念政治家提出主观和客观都有充分根据的平等观时,他的平等观是知识形式, 这种平等观从根本上处理了“为什么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 前者构建价值依据和事实依据,后者创设条件,将真理形式出现的平等观变为现实的平等实践。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平等的道德基础论证是平等主体性说明的核心副本,但不是全部副本。 平等的道德基础是平等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理由,是平等实现的最高价值标准。 为什么人生而平等? 我们可以把这个“人人平等”的命题看作信念、价值的承诺,但这个信念和承诺的根据在哪里? 从形式上说,这个命题适合所有人。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永远处于特征地位,也没有天生就应该处于弱势地位的种群。 虽然运气均等主义的主张有不充分的根据,但运气对一个身体是特征还是劣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使每个人都处于可能的普遍有效的财富和机会的世界,接近,有同样的可能性,在财富和机会的分配上达到大致的平均水平,为每个人制定有效的实践规则,约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处于特征地位的人们,他们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机会。 要说关于平等的实践法则对所有人都有效,就需要为所有人找到有效的根据。 这就是道德基础。 因为其道德基础适合所有人,所以普遍有效,比宗教、社会、工具理性的说明更根本、更普遍。 那么,如何解释这个道德基础呢?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如果你问我在人类世界里,什么价值是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不能用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来解释,也不能还原为这两种价值,那一定是人格。 人格可以被解释为自给自足的最高价值,也可以被证实。 人们依靠信念解释人格,依靠行动(实践)证实人格,前者来源于承诺,后者来源于经验直观。 “如果有什么事,其存在自由地具有绝对价值,它将成为以此为目的自由地明确规则的根据。 对于这种东西,只有这种东西,才能找到定论命令的根据。 人们通常认为,各种各样的理性事物都是以自由自在为目的而实际存在的。 我觉得他并不是单纯的这个或者那个意志随便采用的工具。 在他所有的行为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理智的东西,都必须随时被作为目的。 ”。 ⑨人是合理的,这是根据经验直观合理地评价,它可以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合理的,也可以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合理的。 前者意味着存在符合“人是理性的”评价的事实。 后者并不一定存在符合这一评价的所有事实。 大于能意味着,光是指就可以包括所有人,只有站在所指评价之上的命令才能成为绝对命令,是无条件的。 其现实世界有缺陷,并不是所有人的理性都完美健全,一个是智力意义上的理性缺陷,一个是智力意义上的理性缺陷。 智力缺陷造成了身体不可自明的先天实践规律智力缺陷是身体太自私践踏他的尊严,从而得到他人的利益。 基于大于指这个逻辑论证,基于知道世界完备且经历世界缺陷的事实,构建“永远以人为目的,不仅仅是手段,而是目的”的王国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因为人的理性应该周全,可以改善不平等世界以达到人人为目的的世界人的理性是有缺陷的,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到别人,或者说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引起严重的不平等,改善不平等是必要的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平等道德基础论证的本质是人为的论证方法,即尊重人格的说明方法。 有质料的说明和形式的说明。 “每一个合理的事物都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应该随时以自己和他人为手段,而应该永远以自己为目的。 这样,受普遍客观规律约束的理性事物体系诞生了,王国诞生了”的王国是理想的、自给自足的目的和手段有机结合的价值世界。 “目的王国里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或有尊严的。 有价值的东西被其他东西取代是等价的。 相反,超越一切价值,没有等同物才是尊严。 与人们普遍的兴趣和需要相关的东西,是有市场价值的。 不以需要为前提,适应某种兴趣爱好,满足我们兴趣爱好的漫无目的的活动的东西,值得欣赏,只有那种东西构成为了舒适目的而存在的条件的东西,不仅有相对的价值,而且有尊严。 ”。 ⑩人格是被尊重的对象,权力、财富、地位、身份是被追逐、羡慕的对象身体尊重自己的人品,尊重作为有人格的人的自己叫做自尊,他人尊重自己叫做尊严。 但是,人格、尊严、自尊并不自由,拥有理性作为人的先天能力,只是一种可能性的能力,只有充分、持续地运用合理性,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克服道德义务,才能获得自尊和尊严。 “所以,道德是理性事物能够作为舒适目的存在的唯一条件。 因为只有通过道德,他才能成为目标王国的立法成员。 而且,只有道德和与之相符的人性,才是有尊严的”。 ( 11 )德性所获得的自尊、尊严,即人格,是一种舒适的价值,它本身就是由其自身而存在的。 任何合理的存在者都能大致做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人格上来说,所有的人才都是平等的。 这是唯一可以作为普遍规律继续存在的大致情况,政治、经济、社会平等必须使人格平等达到最高。 政治、经济、社会不平等超过人格平等宽容的基础时,人格平等基本需要矫正、修复。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四、平等观念的证成

平等观念是平等研究中关于“思索”的事件。 关于平等观的主体——谁的平等观,都有民众的平等观、思想家的平等观、政治家的平等观三种。 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身体,如果他有最基本的理性知识,他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追求乐趣,就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形成关于平等和不平等的看法,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是,每个人根据社会地位、身份、权力、知识等各种因素形成不同的平等观,其平等观是社会地位、身份、权力的主观表现形式。 因此,处于特征地位的人与弱者的平等观有很大的差异。 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平等观无疑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最早期的平等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但是,个人平等观只是基于特殊地位的感情、感情、意见,无法从其自身看到普遍的价值需求,无法升华为公共意志。 因为正如黑格尔所说,舆论应该重视,不应该忽视。 黑格尔说:“舆论有所有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到其中的真理是伟大的任务事件。 谁表明了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传达给那个时代并实现了,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 他与时代心中的东西有本质,他将时代现实化。 谁不善于在这里听民意鄙视,谁就永远做不了伟大的事业。 ”。 ( 12 )民众的平等观虽然具体,但实际并不普遍。 不能从具体的、个别的平等需求上升到普遍的平等观。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思想家的平等观是基于民众声音和声音的理论建构,他们着眼于平等是“本身”,提出用理性来大体和要求、智力提供范畴和语言的方法,认为将他们正确的平等观理论化、系统化、逻辑化、甚至模型化。 但是,思想家的平等观不仅仅是一种。 就像人们有不同的平等观一样,思想家也会因为认识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平等理论相同、相似或不同、相反。 任何平等理论,在其产生的初始环境下,都有社会基础,思想家只提出历史向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只处理历史授权他们处理的问题。 但思想家并不是为了创立各种平等理论来表达其意见和感情,这对他们来说不能成为真理,不构成知识的事件。 他们的使命是构筑自给自足的、恰当的逻辑体系。 完整性和自给自足性是平等理论的特征,也是劣势。 因为那个是完美的,所以是最理想的。 唯美消除了任何条件和环境,所以才圆满。 但是,缺乏现实性,将完美平等应用于现实中,就会面临严重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何结合的问题。 这个任务一般不是思想家完成的,而是政治家完成的。 政治家的平等观才是实现平等最重要的观念基础,它超越了他人的平等观,将来自每个人的平等需求变成了共同的价值目标。 超越思想家平等思想和平等理论的理想性和抽象性,将平等观变为可实践的事件。 平等的实践问题才是关于平等各个方面的最核心的部分。 政治家的平等观最重要和可以实践的是,这种观念可以通过政治家制定的政策和制度落实到行动中。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五、平等实践的证成

在作为整体概念的平等中,平等实践成为所有有关平等问题的几个事项中最重要的环节。 政治家的使命是超越民众平等观的自发性和个别性,修正思想家平等理论的理想性和抽象性,使平等成为现实的活动。 现实性是个别性和普遍性的有机统一。 政治家的使命是,倾听民众对平等的呼声,同时考虑思想家对平等的论证,用自己的智慧和德性,构建现实可行的平等观,创立能够实现平等理念的制度和体制,通过政治活动和公共管理活动,最大化公共价值,合理分配公共价值 总的来说,必须从平等地位、平等根据、平等观念和平等实践四个方面,把握平等的整体性,或者把平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把握。 但是,这样的整体把握,如果不回归到真正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中,就依然是空坑,没有人称呼,也没有语境。 实际上,人们选择了什么格式的社会结构模式、什么样的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模式,选择了什么格式的平等观和实现平等的方法?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关于平等实践的证成,并不简单地指出政治家的平等观现实可行,而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入社会结构的运行逻辑,用许多复杂的思维把握平等本身的许多复杂性,实现平等的条件、环境和路径的许多复杂性 首先,前提、过程和结果之间的排他性关系。 前提平等只构成平等的必要条件。 认为只要其前提平等,过程和结果必然平等的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缺陷,是有害的。 这在追求和实现平等的过程中只重视形式平等,而明显忽视实质平等的严重后果。

其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盖然性关系。 在平等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一般热衷于各种平等观的翻译和比较,他们翻译的平等观似乎是毋庸置疑的真理,这是典型的学术型思维方法。 无论如何及时准确地进行翻译和比较,它所赋予的进一步思考的可能性空之间已经被赋予了,所以在以往的平等观中没有添加新的要素。 一般来说,学者只对学术感兴趣,对不同平等观之间的异同比较感兴趣,对研究平等复杂性、诸多复杂性的实现方法和曲折快速发展的途径不感兴趣。 关于另一种平等观和观念史的研究,也必须重复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结合的大致内容。 正如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平等观一样,其思想逻辑与西方社会的结构变迁一致,将这些思想移植到中国文化语境中就会出现失语、失真现象。 我们许多研究西方平等观的学者,总是天真无邪地实事求是地思考、批判和借鉴他的平等观,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平等本身。 观念可能相似或相同,但实现观念的方法和途径因以前流传的文化和自然环境而异,也因人们的观念、认识、感情和行为方法而异。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其三,不同主体在平等观上的分歧与冲突。 综上所述,平等对弱势群体来说是主要价值和特征需求,但弱势群体基本上没有构建和实践平等的大致话语权利,建立观念、制定制度、设立体制的权利一般在政治精英群体那里, 精英意图的价值目标一般是自由的大体和正义的大体,而且最大的不同是因为正如诺齐克主张的那样,他们考虑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财富。 这种不对称的关系有可能导致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的社会后果弱势和边缘群体没有权力、机会和能力,无法改变这种扭曲和失当的平等局面。 处理这种不对称平等局面的根本方法是政治精英群体具有德性和智慧。 其德性保证了他们能够把改善和提高弱势和边缘群体的地位、身份和生活状况视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其智慧保证了他们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制度和体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 如果其德性不完全,智慧不充分,就必须发扬民间的智慧。 好的国家治理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可能是领导者气质和契约精神的有机统一。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其四,历史合理性与世俗合理性的悖论。 在财富极度匮乏的社会语境下,每个人都会得到最低限度的财富份额。 在这种状态下,创造有限财富所需的劳动力应该是最低的数量。 否则,整个社会将难以维持。 为了这个最低数量的劳动力,必须缩小每个人财富占有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 共同贫困一般会导致平均主义,初期状态的平均主义也可能导致共同贫困。 在这种状态下,平等和平均是同等的。 但是,平均主义显然不利于财富的扩大和积累。 要打破这种平均与贫困相等的魔法,必然也要将歧视置于大致优先的地位,如有些研究者认为,公平与效率不能并存,则效率优先是正确的选择。 财富创造和财富积累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必然希望一些地区、一些人在制度和体制保障下,优先创造财富和享受财富,然后丰富其他地区和人民。 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前提,是公平的,但用罗尔斯的话说,天赋的特征与后天即社会赋予的偶然性相结合,造成了现实的不公平。 这种以前提平等为代价追求社会财富总量增长的国家治理模式和社会治理方法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尽管其以世俗不合理为代价,世俗不合理终究是个问题。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最后是特征地位的固化及其破除的困境问题。 事件并非如人们所愿,可以在同一时刻空内实现多重价值,实际上,时空的单一性或唯一性决定了人们实现其中的价值。 如果在特定社会状态的初期阶段设计这种运行模式,则从根本上排除了不同的模式,社会将按照这种模式所包含的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运行下去。 在初期状态下,依靠制度和体制先行富裕的人们,如人们所愿,不仅惠及他人,还共同富裕,利用制度和体制的特点,巩固和固化这一财富的特征,最后在初期状态下扩大制度和体制的特征 这是历史合理性和世俗合理性之间的悖论,差距几乎是平等和几乎是之间的悖论。

平等本身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实现平等的条件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从简约上讲,主要有主体性和客体条件两方面。 主体性条件是指分配者、辩护——批判者和劳动——决定享受者应具备的理性德性和道德德性的客体性条件是指作为人的理念和理性对象化活动的规范体系,是指通过制度让人们创造财富和机会,通过制度分配财富和机会。 关于主体性和客体条件如何保证实现平等,将另行召开研讨会。 在被平等证明的四种方法中,平等地位问题是主要的平等依据的证成是平等地位的说明和论证,平等提供正当性基础的论证从业者平等观念回答是不同社会主体的平等观并存,能否综合体现历史的声音和倾听民众声音的平等观,实现平等 但是,能否生成保证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平等实践的证成问题。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注释

学术界关于整体把握平等的讨论,分散在现代西方关于平等观的讨论、争论中。 如《平等:责任与运气》文章所示,葛四友认为:“平等是现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中争论的焦点,这些争论实质上是平等的三个基本方面:平等地位、平等根据、平等体现。” 但是,关于这三个基本方面的论述和论证,本文只限于西方学者各种观点之间的比较和批判,并不直接讨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参见葛四友编:《运气均等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9页。

②葛四友编:见《运气均等主义》,第310-311页。

③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2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8页。

⑤周仲秋:参见《平等观念的历史》,第148页。

⑥周仲秋:参见《平等观念的历史》,第169-173页。

⑦“所有客体性解释弱于主体性道德基础论证”的理由是,主体性解释完成后,“人人平等”的信念有可能建立,成为观念构建和制度安排的可靠基础,而不是继续的平等实践发生。 因为平等观的构建具有逻辑先行的性质。 更为坚实的根据是,对平等正当性基础的说明,除道德基础的说明外,一切说明都是有条件、外在的说明方法,只有道德说明方法是内在、无条件的说明。 因为我们是上帝的臣民,所以人人平等,这是深刻的宗教对以前流传下来的国民更有效的解释方法,对没有宗教的国家呢? 我们是社会的成员,所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是这个解释很无力。 那是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平等地表明由人自己设立的根据。 权力、资本、地位、身份、名誉等是社会运行的第一力量,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明人人平等是不平等的,用这种方式可以证明的是社会的权威度资源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这是一个 严重不平等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个社会是不合理的,但为什么不能提供不合理的根据。 不能说明是否合理,但只能够说明是否合理。 除了这两种外在的解释方法外,剩余的是主体性的,即道德的解释方法。 在一个国家,只要有宗教解释、社会解释、道德基础解释,三种解释方法就会自发地协调起来。 在没有宗教解释、社会解释薄弱、弱势的领域,道德解释方法必然成为最坚实的解释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追求社会主义平等的道路上,我们用什么来说明这种追求和追求是正当的呢? 社会主义平等的道德基础论证是最牢固的,特别是当这种说明提高到政治信仰上时,更为紧迫和重要,它可能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他任何社会制度的最根本的特征。

“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⑧[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曼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1、622-623页。

⑨[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6页。

⑩[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86、87页。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88页。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34页。

(原标题:关于平等被证明的四种方法及其内在逻辑)

标题:“平等观念的四个内在逻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6743.html